翻新时间:2023-03-15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这一现象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玩扔纸飞机吗?你们在玩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好,下边我找两名同学,你们俩比一比,大家看他们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
啊!同学们看见了吗?不管他们的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落在地上,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读懂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玩飞机,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激发她们的求知欲。]
2、阅读、识字、感悟。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课文中划出生字和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同桌或小组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生字组词,读词语。
(4)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5)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段?
自由读。指名读。
(6)老师也喜欢一段,也想读一读,行不行?老师读完后说:“我读的好不好?”谁能和老师比一比,找几名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这段是谁说的话?
[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方式,和老师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说。
(8)体验“引力”。
以小组的形式做试验,当吸铁石靠近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每个同学都做一做,亲自体验一下,在组内说一说。
(9)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做一次试验,边做边让同学说。
[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直观形象地理解“地心引力”的概念。]
(10)讲解: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而且
它的吸引力要比磁铁不知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
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飞多高,最后总是会掉在地上的道理吗!桃子熟了掉在地上也是同理。板书“地心引力”。
(11)指导分角色朗读。
3、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
(2)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怎样呢?
4、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鹰捉小鸡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小白兔菜蘑菇
- 夏日的天嘉广场
-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快乐的上午
- 笔芯和钢笔壳
- 一件难忘的事
- 古银杏
- 江边趣事
- 初冬的早晨
- 游画稿溪
- 鸡妈妈的爱
- 伸出我们的双手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近世徽州戏剧活动的社会功能
-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 妈祖文化与海峡两岸民间信仰
- 庄子的游世思想
- 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女书:瑶族女性心理需求的一面镜子
- 人文主义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 佛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 雁北地区的秧歌及其文化剖析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颐和园》
- 《观潮》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