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抓住人物描写示范点,进行读写结合──《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接着,我引导到闰土说的四件稀奇事,从四件事情中再次感受到闰土的形象。这时,一个“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生活丰富、勇敢机智”的闰土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是闰土独特的生活经历,正因为有了这样与“我”不同的生活经历,才会有他独特的外貌。说明人物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有时是会体现在人物的外貌上的。
这时我抛出一问:“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那么你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以及生活经历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头戴皮帽子,脚穿小毡靴,脸又白又红润,口齿伶俐……”这时再要求根据刚才的讨论,有条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在临下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把课文中“我”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没有见到“我”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认识,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这一课外作业。
我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融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便能得到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快乐的六一
- 我的收获
- 我的未来
- 路牌
- 秋天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离群的小鸡
- 可爱的小乌龟
- 课间十分钟
-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 抓鱼
- 环保卫生,人人有责
- 自我整形
- 百合花
- 范文:2005年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 范文:人民教师入党申请书
- 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 04年党员自评
- 范文:共青团员入党自愿书
- 军校学生入党申请书
- 范文: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
- 业余党校学习汇报
- 格式条款备案申请书
- 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
- 副班长入团申请书范文
- 什么是入党志愿书
- 范文:工人入党自愿书
- 范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范文:2005年3月份思想汇报
- 浅析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
- 二胡的气功态演奏之己见
- 高校音乐教师在现代数字环境下的应对和提升
-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 幼师打击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与组合功能
- 浅析中国音乐史上的文化交流
- 论流行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品牌建设(1)
- 红色经典音乐的“超时空经典性”研究
-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探索
- 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策略
- 声乐教学中的感觉与知觉
-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七
- 《葡萄沟》教学设想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葡萄沟》教学设计十
- 《葡萄沟》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八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九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 《葡萄沟》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