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以前上语文课总是让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沉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听着听着,便觉得无聊。语文老师几乎坐冷板凳,心中困惑不堪。
走进新课改,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几个方面获得发展,课堂活起来了。语文课异彩纷呈,生动活泼了。记得我在讲《少年闰土》一课时,体会很深。
一、教材内容分析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它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课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人物形象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刻画鲜明深刻。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分小组研究专题,共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研究背景、标题情节、人物、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课上分组派代表讨论发言,同学们补充。通过了解背景,理解标题的含义,分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研究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而把握主题。
三、自读讨论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引导,效果很好。课上,学生们积极发言,讨论分析,课堂活跃,学生们兴趣很浓,每个同学都是主角,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很好。
四、课后反思
过去一直觉得教师上课就是要讲得精彩,是喜欢一个人唱主角,似乎让学生看,让学生讲,教师有失职之嫌,很有些对不起学生的想法。结果老师倒是讲课挺热闹,可学生们被动接受,常常是不感兴趣,课堂沉闷,教师费力不讨好。放手让学生主动,情况不一样了。学生们兴趣浓了,课堂活起来了。
不足之处是喜欢参与的学生热情高,一些不敢发言的同学被冷落,应该注意调动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同学课前预习不够,课堂上参与不上,这也是今后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五、新的思考
1、教师应彻底解决角色转变的挂念问题,不是从形式上走过场,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教师不是没事做了,而是要求更高了,要驾驭教材,知识全面,引导点拨到位。
3、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一个学生受冷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游
- 勤奋的故事
- 美丽迷人的夏天
- 爱护环境
- 快乐的一天
- 读《列那狐的故事》
- 快乐的晚上
- 一张试卷
- 十月桂花香
- 我家的电冰箱
- 小亮受伤了
- 做个马大哈学生真难
- 买书
- 让座
- 堆雪人
- 谈论科学发展观与人事考试工作创新
- 浅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再认识
-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策略
- 浅谈民办学校学生管理之我见
- 论“陌生化”理论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品质
- 浅论数学内容的严谨性
- 论关于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思考
- 论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 论也谈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论我国新课程推广的策略、反思与展望
- 浅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缓解方法之我见
- 论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资源整合探析
- 妙语应对课堂非正常事件
- 关于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实录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 《看雪》教学谈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看雪》教学设计之一
-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