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而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它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如何引导学生去完整地阅读《故乡》,体会《故乡》真正的思想呢?本人在教完《少年闰土》一课时,是这样结课的:

师:少年时代的闰土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年过去了,“我”又和闰土见面了,你们能想象得出这时的闰土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后发言。)

生1:我想那时候的闰土该是黑黑的脸,身体高大健壮,头戴一顶旧毡帽,显得很酷。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他长年累月在外边劳动,风吹日晒,皮肤肯定是黝黑黝黑的,加上经常干体力活,所以他的身体一定很强壮,显得很酷。

生2:我想,三十年以后,闰土那紫色的圆满脸一定变成红润润的了,也不那么害羞了,见到人总是打招呼,日子也过得不错。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呢?

生2:因为他家种的西瓜非常好吃,他子承父业,成了一个种瓜专业户,肯定攒了不少钱。(学生笑。)

生3:我想,到那时闰土已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他还是那样知识丰富,肯定还会讲非常精彩的见闻给“我”听。

……

师:大家想得都很好,但是,大家请看:(教师出示中年闰土图像,同时配乐朗读中年闰土肖像描写的那段话。)

(学生听着朗读,看着中年闰土那一脸憔悴、懦弱、麻木时,孩子们一片哗然。有的学生甚至喃喃自语道: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这就是那个曾经见多识广、充满活力的闰土吗?……)

师:同学们,也许大家都感到惊讶,但这的确是三十年后“我”所见到的闰土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大家仔细去阅读鲁导先生的作品《故乡》,你就会从中寻找到答案。

【教学反思】

一节课只是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把一节课的结尾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中国,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的知识,形成积极的学习迁移。这里,教师先让学生想象中年闰土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这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使得这兴趣自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能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颗悬念的种子,学生的学习意识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此课例是课虽尽而学未尽。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惟一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用课外书籍中获得的知识来巩固课堂所学,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此课例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由课内向课外适度延伸,激励学生阅读探究,真正地体现了“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扩大阅读面”的大语文教育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
第一次尝试
手指
“端午”的名称奥秘
假文盲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由《假文盲》联想到的
五个手指头
难忘的第一次
巧写对联的书法家
第一次骑单车
模仿《手指》
第一次做饭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探析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样化与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
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探析中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探析加强农村初中英语学科人文教育的行动研究
浅议中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试论如何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陕西地方文献资源调查浅议
略论民族文献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
探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弹唱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利用地方文献宣扬祖国文化的体会
试论《教育学》课程网络案例教学的思考
地方文献的新发展——市地情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大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课中体裁教学法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谚语
《找春天》说课设计之一
《找春天》教学有感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是这样来的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姑娘又来了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雨后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走来了
《找春天》 课外日记:春天来了
《找春天》 课外日记:学生日记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在哪里
《找春天》教案3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字成语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