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分析: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操场上
- 无锡汤包
- 记一次跳绳比赛
- 快乐的一天
- 做游戏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我去新华书店
- 钓龙虾
- 吹出来的精彩
- 神秘的画
- 修路
- 难忘的添鼻子游戏
- 巴掌没有落下来
- 第一次炒菜
-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 谈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
- 浅谈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 浅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学生影响
- 班主任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 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 论维吾尔族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矫治对策
- 浅谈加快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 关于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
-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 大学生性越轨现象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探讨
- 关于数学教学“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
- 学校公民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从对比中感悟人物形象──《将相和》教学实录
- 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片断评析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后记
- 《将相和》案例反思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后记
- 《将相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