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课上我先引出“老人喂鸟图”、“海鸥送别图”两画面。然后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如学生交流“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学生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我相机进行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再如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教师小结: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也想将重心倾斜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的朗读交流之后,我的设计是:面对着老人的遗像,伴着哀婉的音乐,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为老人静默三十秒。这表面平静的三十秒,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三十秒。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最后,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注意了文本段落间的联系。如第12小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十多年了”表明时间之久,“每天必来”说明了任何困难阻拦不住老人。这句话在前面“老人喂鸟”、“亲昵取名”、“亲密交谈”等几个镜头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说明了老人爱海鸥之深。于是我把这句话反复出示,并让学生反复读,如此层层深入,使老人的形象以及他爱海鸥的感情,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已越来越受感动。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反应不尽如人意时,我被动等待。当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时,我没有很好地进行点拨,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被动就会挨打”在我身上有了真实地体现。因此,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蝌蚪
- 森林小卫士
- 我喜欢的水果
- 我学会了炒蛋炒饭
- 一次开心的值日
- 聪明的小猫
- 如果我有翅膀
-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 找春天
- 我的妈妈
- 爱护小鸟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植树
- 着火了
- 干家务
-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授课的有机结合
- 对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诠释—张九精精神内涵探讨
- 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 浅议大学语文课堂意外的处理艺术
- 浅谈现代教育从国学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
- 浅谈注重综合成绩评价,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 浅谈将美育目标放入当代体育教育中
- 高校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析
- 浅谈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简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 关于传统法与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 数学教师如何使课堂语言生动、优美、流畅
- 让多媒体走进高师音乐理论课堂
- 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特色的分析
-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
- 《爷爷和小树》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 《自己去吧》二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二
- 《月亮的心愿》一
- 《影子》教学
- 《比尾巴》一
- 《小小的船》二
- 《比尾巴》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
- 《小小的船》一
- 《自己去吧》一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一
- 《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