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课上我先引出“老人喂鸟图”、“海鸥送别图”两画面。然后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如学生交流“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学生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我相机进行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再如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教师小结: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也想将重心倾斜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的朗读交流之后,我的设计是:面对着老人的遗像,伴着哀婉的音乐,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为老人静默三十秒。这表面平静的三十秒,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三十秒。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最后,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注意了文本段落间的联系。如第12小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十多年了”表明时间之久,“每天必来”说明了任何困难阻拦不住老人。这句话在前面“老人喂鸟”、“亲昵取名”、“亲密交谈”等几个镜头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说明了老人爱海鸥之深。于是我把这句话反复出示,并让学生反复读,如此层层深入,使老人的形象以及他爱海鸥的感情,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已越来越受感动。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反应不尽如人意时,我被动等待。当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时,我没有很好地进行点拨,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被动就会挨打”在我身上有了真实地体现。因此,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兰
- 我的妈妈
- 状物作文】我爱家乡的特产
- 我接到录取电话
- 考上十一学校的一些体会
- 告诉学弟学妹们一点经验
-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必杀招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童年趣事》
- 小升初让我明白了“拼搏”的意思
- 仅用半年我就考出了优异成绩
- 小升初就像韩国泡菜
- 跳起来,是为了够得更高
- 《这就是我》
- 迷迷糊糊考入101,我是幸运儿
- 对新疆中小城市开展政府营销的思考(1)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行性
- 保障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构建(1)论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
- 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1)论文
- 全球治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
- 浅析报刊媒体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1)
-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与制度创新(1)论文
-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来源(1)论文
- 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实证调研报告(下)(1)论文
- 利用网络消费心理打造强势品牌资产(1)
- 划时代的指导思想跨世纪的行动指南—学习“三个代表”
- 多元化调解的探索与实践(1)论文
- 简论“亚洲四小龙”
-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师生互动篇
-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师生演绎篇
- 《晏子使楚》美文欣赏二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半截蜡烛》重点字音梳理
- 《半截蜡烛》整体阅读感知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半截蜡烛》老师语录
- 《半截蜡烛》重点字词的意思
- 《半截蜡烛》重难点分析
- 《晏子使楚》趣闻故事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二
- 《晏子使楚》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