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厚积方能薄发──评刘剑英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
一句句简短的话,渗透着一股股浓浓的情,学生,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战象的情感世界;一行行精炼的诗,描绘出一副副活活的画,战象,就这样,一点点定格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这就是刘剑英老师课前的期待!这也是刘剑英老师课堂的精彩!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老师的课,简洁明快,激情飞扬,诗意盎然,自成一统。她的教学设计是粗线条的。没有细小的教学步骤,没有繁琐的过渡语,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结语和需要记得滚瓜烂熟的总结语。一切都是自然生成,顺学而导。所以,备课环节的她,没有忙碌着去上网寻求现成的教案,没有期盼着让年级组给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磋课,她所做的,就是自己先去深入地领悟课标,自己先去深入地钻研教材,自己先去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然后自行设计,通过试上验证效果,继而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悟战象的英武豪迈,刘老师事先选择了播放影音的课件,然而在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中战象仍然只是战士们象鞍下的配角;为了渲染战象庄严归去的悲壮,刘老师配以音乐让学生朗读,而那音乐,破坏了学生已有的深情,引出来的只是一种言不由衷的悲伤。怎么办?不用这些课件,如何让战象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活起来?以读代讲,以读传情?那也得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呀!以问促解,以问激情?那怎么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战象形象!怎么办?想象?补白?学生如果只能在原地踏步,怎么办?对!刘老师再也不谦虚了,她加入了这个想象、补白的行列,在学生认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文笔优势,对学生的想象、补白加以补充、完善、提升,形成优美动情的独特描绘。就这样,师生一描绘一朗读,“一唱一和”,撩人心扉,激情涌动。最后,刘老师出示自己亲手所作的诗──《战象魂》,师生们的吟诵再次将情感推向高潮,为《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画上完美的句号。
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浓浓的情意,充溢着满满一堂课,将老师和学生的心系得欲罢不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呀!刘老师她完全忘记了,只顾动情地一个劲儿地与那仅有的几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学生沟通、交流。其余的学生,便渐渐在老师的不知不觉中默默地接受了这种被动。而且,那喷涌而出的情感一发而不可收,使得语文的工具性就此被忽略淡化了,这成了刘老师这堂课最大的遗憾。这是一篇长课文,刘老师抓住重点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拓展学习剩余部分,学生定能学以致用。在教学的最后,如果能及时布置学生从外貌、动作、神态、叫声等方面去观察其他动物的感人场景,这将使第三课时的小练笔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这是一堂值得学习的课。因为博览群书,刘老师方能厚积薄发;因为心有目标,刘老师才会箭无虚发。以后的课堂,希望刘老师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激发,能将语文的工具性适当地开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江南可采莲
- 扇子的文化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爱无限
- 我看克隆
- 我看克隆
- 我看克隆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莲莲,知为谁生
- 我家乡的冬天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我要克隆塞尚
- 走出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 建筑市场与建筑质量
- 拒绝平庸城雕
- 宫与殿的区别
- 罗曼建筑
- 中西方古建筑色彩浅析
-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 浅谈建筑的艺术
- 专家预计未来五年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主流
- 有机建筑
- 折衷主义建筑
- 现代主义建筑
- 建筑节能任重道远
- 灵感的源泉
- 《珍珠泉》 教师语录
- 《翠鸟》 相关资料
- 《翠鸟》 美文
- 《翠鸟》 教案2
- 《珍珠泉》 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 《翠鸟》重点问题探究
- 《翠鸟》 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翠鸟》 写作指导
- 《翠鸟》 作者简介
- 《翠鸟》重点字词梳理
- 《翠鸟》 知识扩展 趣闻故事
- 《翠鸟》 知识点精析
- 《翠鸟》 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翠鸟》 教案1
- 《翠鸟》 同步练笔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