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23-03-12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文课与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呢?
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但由于课问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海鸥妈妈有办法
- 三0二班的男子汉
- 我心爱的小天牛
- 这算啥
- 逗小妹妹
- “冰小子“
- 猫鼠成兄
- 海鸥搬家
- 两只老虎
- 玻璃又安好了
- 上海游记
- 我的偶像TWINS
- 给弟弟的一封信
- 我的伙伴
- 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 浅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原则
- 试论高职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
- 提高和稳定毕业生就业率的方法探讨
- 简析自主教学法在“电力生产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浅议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试析加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简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新模式
- 试论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工作
- 试论如何培养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 试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
- 试析多元目标下的博士后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
- 关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探析
- 《荆轲刺秦王》内容分析
- 《荆轲刺秦王》简说
- 高渐离
- 《荆轲刺秦王》题目解说
- 《荆轲刺秦王》要点难点
- 《荆轲传》鉴赏
-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 再说荆轲刺秦王──答吴凉玉同志的《质疑》
- 《荆轲刺秦王》注商二则
- 荆轲未必真想刺秦王──《荆轲刺秦王简论》质疑
- 《荆轲刺秦王》固定句式
- 《荆轲刺秦王》词语古今异义
- 血溅秦廷 气贯长虹──《荆轲刺秦王》导读
- 《荆轲刺秦王》时代背景
- 樊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