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词句解析
翻新时间:2023-08-05
《伯牙绝弦》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教学时,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二、对词语的理解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班“动物册”
- 美好的初中生活
-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永远的丰碑──孔子
- 岁月如歌——无人喝彩的回忆
- 发生在初三的故事
-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学习与思考
- 《论语》的温度
- 岁月如歌——初三的“光盘”
- 岁月如歌
- 由衷的欣赏
- 岁月如歌——初中生活二三事
- 试论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试论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
- 浅论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 关于跨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人
- 船旗国法原则述评(1)论文
- 试析多媒体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作用
- 从赖昌星遣返的障碍看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转型时期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
-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 如何建立西北地方文献回溯书目数据库
- 谈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
- 长春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及它的社会价值
- 反倾销中公共利益原则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探析(1)论文
- 零散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外公的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阅读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整体阅读感知
- 《小英雄雨来》训练素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的意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抗日小英雄王朴
- 《小英雄雨来》趣闻故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老师语录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表姐的一封信
-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夜送鸡毛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梳理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问题探究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