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读”与“悟”结合激活学生思维──《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读”与“悟”结合激活学生思维──《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恩格斯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每一个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方法,就以《月光曲》为例,与老师们交流一下。

《月光曲》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认真阅读学习本篇课文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课文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任何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些联想和想象就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前注重激活学生思维

《月光曲》中音乐家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和盲姑娘喜爱音乐的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月光曲》是在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到达高潮的时候创造出来的。我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矛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

师:看着“盲姑娘”,听着《月光曲》,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月光曲》是怎样的?

生2: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月光曲》?

生3:《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设计这一问题,教师创设和利用阅读期待,诱发学生与文本主体对话。这是学生在教师催化下对文本的渴读,是教师点化下的主动建构,更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有效生成。

师:这是一首怎样的《月光曲》?

生:优美、悦耳的《月光曲》。

生:舒缓的、令人陶醉的《月光曲》。

生:这是一首富于变化的《月光曲》。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生:我是从这段话中读懂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这是《月光曲》的旋律吗?

生:不,这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的联想。

师:哦,这是文字版的月光曲,好好读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是很优美的?

生:从“微波粼粼、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些词感受到。

生:还有“水天相接、洒满了银光”。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份美的享受带给大家吗?

师:同学们,皮鞋匠的想象在音乐中飞翔,《月光曲》就化作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我们也来联想,默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个画面?酝酿一下感情,想一想不同的画面该怎么读?

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细细揣摩、品味作者的情感。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看到、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以及人物由实实在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些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使思维更有深度。

师:这美妙的音乐如同天籁,我们也身临其境,欣赏到了月光、大海的美景。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贝多芬是献给谁的?

生:盲姑娘。

师:盲姑娘是他的亲人吗?

生:不是。

师:是他的朋友吗?

生:也不是。

师:对他来说,是一位陌生的盲姑娘。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盲姑娘创作了一首旷世名曲,盲姑娘的什么打动了贝多芬?

师:查阅资料,结合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生活背景,想想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

生1:《月光曲》创作于1801年,此时的贝多芬听力已经在逐渐减退,但是对音乐的挚爱使他隐忍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演奏,与命运进行顽强不屈的抗争。

生2:盲姑娘的遭遇与贝多芬相似,又同样热爱音乐,在盲姑娘弹钢琴遇到困难却锲而不舍的时候,贝多芬怎能不感动呢?他诚恳、热情地为穷兄妹俩演奏《月光曲》,用音乐鼓励盲姑娘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幸福生活不要放弃希望。

生3:“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是幽静的环境压抑不住贝多芬内心激动心情的表现。

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一些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音乐家的高尚、博大的情怀。这些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和言说,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在这样的“提问”场景里,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现和弘扬;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这里,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价值引导下的自然和开放。

二、阅读时注重“悟”

无论是学生的“疑问”和“感悟”,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师:贝多芬在怎样的心情下创作了《月光曲》的?

生:我觉得《月光曲》是写贝多芬自己的心情的,开始是写贝多芬的心情很平静,然后第二层写的是贝多芬的心情渐渐不平静。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这一层是说贝多芬听到琴声有一分触动,后来,“月亮升高”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后十分感动,后来“月光照耀”是说贝多芬遇到知音后,非常激动,这里表达贝多芬的心理变化。

师:你们发现他把联想的画面前后两部分怎么样了?

生:连起来了。

师:对应起来说的,那么把他这段话概括一下,贝多芬那天晚上所写的《月光曲》的内容就是写什么?

生:《月光曲》的内容就是贝多芬的心情。

教师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后,鼓励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独立思考,感悟所得,有自己的见解,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充分了解克服依赖思想的重要性,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阅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阅读后注重评

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受、体验、理解”。这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其广泛涉猎多方面书籍;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很好地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交流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自选的课外读物定期交流。他们自己提出观点,进行分析和阐述,无需往答案的“筐”里钻。在“百家论谈”的广阔空间中,培养多元的思维能力。教师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进行有创见的思维,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认识不违背基本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明辨是非,形成个性化的人格。

总而言之,搞好创新教育意义深远。培养学生独特见解,发散思维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十一)
为奥运加油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十三)
畅想奥运
吴静钰好样的
一件感人的事
骄傲是失败之父
奥运之“神”
奥运福娃来我家
我爱奥运
丰收的一天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八)
我跟奥运真有缘
中国女篮加油啊!
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09正科级干部工作总结
便民中心便民服务工作总结
客服总监工作总结
2009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消防部队工作情况汇报
电脑销售工作总结
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工作总结
审计科职工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农村减负工作总结范文
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09企业发展工作总结
林业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略论财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
企业投资决策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加强我国石化管理体制的新途径
论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试论监理行业的全面预算
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试论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
高级财务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对铁路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交通运输行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思考
浅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论如何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浅议
试论无现金报账在高校中的应用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相关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2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3
《借生日》教学建议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9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3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0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词语造句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