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纠错,别忘了尊重学生──《月光曲》朗读教学案例与反思

纠错,别忘了尊重学生──《月光曲》朗读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描述】

《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钢琴曲的情景,特别是第九自然段,不仅意境优美,而且通过丰富的想象创设出了一幅月光下大海风起浪涌、波涛澎湃的景象,让抽象的音乐旋律化成了可以触摸的鲜活画面。而这些内容也为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学生在深入领悟内容之后,感情朗读比赛一个比一个精彩。突然,一名平时朗读能力不太好的同学也兴高采烈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他的声音洪亮,也朗读得相当流畅,后来有几个字的语音读得不够正确,还偶尔出现了添字、漏字的现象,而情感的把握,也不太到位,缺乏语气变化。有好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地举起手来,准备站起来主动地指出,我也曾试图及时地提醒他,加以纠正,但最终我还是没有打断他,耐心地等待他一直读完这个段落。直到他坐下去,我简单地小结道:“这位同学读得声音响亮,同以往相比有明显进步,下面请大家谈谈你们对他朗读情况的看法。”

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举手发言:

生1:他把“一缕一缕”这个词语读成“一搂一搂”了。

生2:他把“微波粼粼”读成了“波光粼粼”了。

生3:还有,“月光照在那恬静的脸上”一句,他把“正”字读掉了。

生4:我觉得这一段中,大海开始很平静,到后来起了大风,浪花涌动,速度应该越来越快,力量也应该越来越强烈。

……

面对着同学们踊跃的发言,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谈到的关于情感基调的问题,我十分赞成,于是我又补充道:“《月光曲》这首曲子我们是看不见的,课文也不可能将声音传达到我们的耳朵里。作者通过写兄妹俩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来表现曲子的内容,乐曲的旋律、曲调、节奏的变化需要根据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是从舒缓、柔和到快速、强烈、高昂激荡。如果你能在这方面留心点,相信会读得更好的。”

看着那位同有些难为情的样子,我一方面表扬了其他同学听得仔细,谈得有道理,另一方面也为了让这位同学不至于因为大家找的“毛病”太多,而打消了他的积极性,挫伤了他的自尊心,面带赞许的笑容走近这位学

生:“你本来读得还是很不错的嘛,大家很热心地给你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可别以为是在挑刺,是他们在关心你。把那些小问题改一改,反复再读一读,揣摩揣摩,效果一定会更感人的。”

那位同学愉快地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我的看法。

【课后反思】

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是立即示意他暂停,马上指出、矫正呢,还是要等他读完之后,再细细道来,逐一告诉他?这种在新课程教学中尤其是朗读教学中极易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加以探讨、商榷。这个片断中,我在发现学生朗读问题时,并没有贸然地打断他,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遵循教学客观规律:

教学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从流畅到停滞再到流畅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学习障碍。什么是学习?像这位同学第一遍朗读有几个字的语音读得不够正确,还偶尔出现了添字、漏字,直到第三遍朗读才将句子读正确、通顺,这样由不会到会,就是在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教师的作用,教师导的艺术就体现在及时捕捉学生的疑点并因势利导启发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展示、分析、解决问题。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朗读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这些错误的出现又是他们自己未曾意识到的,尽管如此,他仍然会投入身心地向下朗读,教师如果毫不客气地勒令其停止下来,对其错误不留情面地指出,是一种对学生主体地位及自身人格的不尊重。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一个朋友、参与者、协作者平等的角色来倾听,而不是简单地横加干预,教师应该学会聆听,更应该有耐心和宽容。试想:如果教师在学生朗读中打岔似的纠正势必会给他们下面的朗读投下阴影,甚至使他们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余下的内容不愿意再尽心尽力地去读。

3、保持朗读整体效果: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在用心读、体会,如果此时教师突然插话,揭示其不足,学生必然会产生紧张心理,再读后面内容就会更加拘束,放不开,生怕再读错,而这种心理往往会适得其反,会使他的朗读出现更多的纰漏。同时,学生从十分投入的感情状态一下子拉出来,等到教师指正后,难以一下子再进入角色,读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找不到感觉。

等到学生读完后再指出其问题可以不影响他的整体的连续性,内容及情绪不会被拆得支离破碎,同时学生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平心静气地听取意见,对自己的朗读做一番回顾与反思,反省与自我评价,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番新的审视,并最终融入到新一轮的更有成效的朗读中去。

总之,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读中纠错还是在读后纠错,不仅仅只是时机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观与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一句空泛抽象的话,而是需要落实在最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这个朗读教学的小细节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与反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续写《少年闰土》
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和陈明续写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友谊的见证
仿写《少年闰土》
读《少年闰土》有感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小木船(2)
续写《少年闰土》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保护环保建议书
小木船
小木船
文献资源数字化与数字化资源开发
试论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对县级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讨论
试论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试论远程教育中网上学习的局限及对策浅议
浅议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浅谈城市规划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为赤峰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东北地方古文献的跨国牲问题
浅谈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探析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浅议如何使数控仿真软件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日月潭》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日月潭》 训练素材
《日月潭》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日月潭》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