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插问,激活体验──《月光曲》教学谈
翻新时间:2023-08-05
追索插问,激活体验──《月光曲》教学谈
“语言为主”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理念,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教师必须像高明的医生一样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哪怕些许的疏漏和偏差。特级教师支玉恒在绍兴教学《月光曲》时,是这样引领学生揣摩词句、积累语言的──
师: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按起了琴键。那么,“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清幽”就是幽静的意思。
师:这是字典上说的,你自己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清幽”应该是淡淡的,不很强烈……
师:那你们每天早上来校,树木房屋都朦胧的,淡淡的,能说是“清幽”吗?
生:也不太行。我想“清幽”就是清新幽然。
师:我本来就这一个词不明白,现在,你倒让我有三个词不明白了。(众笑)其实有些词呀,你硬要说出它的意思很难,只能像书上的盲姑娘那样用心去感受了。我给大家一个词叫“月光如水”,你们再体会体会。
生:我看到过晚上的西湖,那里的水很平静,淡淡的,清亮亮的。
师:你真不错。这叫做只能意会,不能──
生:不能言传。
当学生交流感悟出现表达不清、内容不全或体验不真等情况时,教师必须以精深的语感素养对之作出极富随机性、临场性和即时性的指点。上述教例中,支老师以亲和的插问(而不是提问)形式启发暗示,让学生“披文入情”,深化体验。不仅让学生领悟词意,更是深含了方法指导,可谓一箭双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元宵节
- 我家乡的“食节”
-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花吗?
- 古诗中的思乡
- 诗中春夏秋冬
- 执著的等待
- 辑古诗、品古诗
- 我家乡的花灯节
- “春节”溯源
-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 独上高楼
- 家乡的龙眼
-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 家乡变了
- 戏剧的起源
-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 七类保湿产品,你有多懂?
- 农村地区新媒体应用现状调研
- 嫁接睫毛前你必须了解的
- 浅谈餐饮行业中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 民俗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
- 有时候你要自断后路
- 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 不,我要试试看
- 浅析国际贸易合同起草中纠纷的避免
-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
-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 你知道吗?“鸭唇”正在替代嘟嘴
- 白头偕老无秘诀
- 浅析工民建施工中的监理工作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春天的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