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月光曲”与“烛光曲”
1、课题:
月光曲。
2、课件:
兄妹两人听贝多芬弹奏钢琴曲的情景、命运交响曲、月光曲(平台);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网页,
3、内容:
课前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月光曲”,由此曲引出贝多芬,让学生自由介绍贝多芬教师随机出示多媒体课件中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给学生以补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为理解课文作铺垫。
在分析课文内容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贝多芬本来是去小镇上演出,可他为什么会去穷兄妹住的茅屋呢?我这一个问题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进入课文内容中去。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出了这个问题,懂得贝多芬去茅屋完全是被盲姑娘的琴声和兄妹俩的谈话吸引去的,也是为了满足妹妹想听他亲自弹奏这首曲子的心愿。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为什么就会猜想此人就是贝多芬?我给予这个同学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然后让大家讨论,盲姑娘为什么说此人就是贝多芬。有的同学说因为只有贝多芬才能把那首曲子弹得那么纯熟,有的同学说这首曲子就连盲姑娘都弹不好,而他却弹得感情那么深所以说他一定是贝多芬。接着又有一位同学提出: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他为什么没有回答她,反而要再给她弹一首曲子?这是为什么?听了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反问他们:“盲姑娘听了这首曲子为什么就会想到这个人就是贝多芬呢,说明了什么?”学生一下子说出:“因为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纯熟,感情这么深,说明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那么也就是因为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感染了贝多芬,使他感觉到自己遇到了知音,所以才要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
“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月光曲?”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是在蜡烛被风吹灭了,茅屋里朦朦胧胧、一片清幽的情况下创作的。突然有个学生问道;“老师,当时蜡烛被风吹灭了,贝多芬是借着月光弹奏的,所以创作了月光曲;如果当时蜡烛没有被风吹灭,或者吹灭后又被点着了,那他是不是就应该创作‘烛光曲’了。”听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有道理,就回答他说:“有这种可能,如果当时真的蜡烛没有被风吹灭的话,也许就叫烛光曲了,也就是说当他们创作时是根据当时的情境确定的名称。可见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当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时仿佛看到了什么?”随之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突破实际事物与联想的关系这样的教学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你——拖鞋
- 我多想
- 诗二首
- 我多想
- 小草
- 我是一只小蝴蝶
- 我多想
- 我多想
- 假如我有尾巴
- 四季的风
- 我多想
- 我多想
- 我是鱼痴
- 我多想
- 风
- 公司党支部年度工作总结
- 企业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 土地交易中心2006年度工作总结
- 2006年度交通局客运所工作总结
- 2006年度县审计局工作总结
- 2006年度医院工作总结
- 国家粮食储备库年度工作总结
- 教育局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 二OO四年度工作总结(乡镇)
- 宣传股年度工作总结
- 2006年度收费站工作总结
- 县市政府办公室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 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2006总结及2006年计划打算
- 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
- 广播电视大学年度工作总结
-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 关于化工工艺管道的合理安装方法探讨
- 绿色化学与生活
- 合理使用燃料
- 在精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 化工排污状况与解决方法透析
- 对PBL 教学模式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对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 乙醇纯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分析
- 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作用
- 对乙醇纯化过程的化学工程分析
- 谈化学工程中的裂解
-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
- 对化工污水工艺处理流程的实验与分析
- 化学工程英语多媒体教学
- 《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谈
- 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白杨》教学案例及分析
- 用情境法教学“浑黄一体”──《白杨》教学片断及评析
- 培养兴趣 落实习惯──《白杨》教学谈
-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白杨》教学实录
- 放飞灵性的翅膀──《白杨》教学谈
- 我教《白杨》得与失
- 《白杨》教学实录
-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 这个来回走得好──《白杨》教学案例及评析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