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读中感悟,以学定教──《两小儿辩日》教学总结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教法上准备通过有效的诵读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韵,品味古文的特质。这也是根据我们六年级组的校改小课题“从读学写,读中感悟”来确定的。
结合本课特点,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读悟的:
一、听范读,悟特点
开课之初,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悟古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我采用让学生听范读的方法去品味古文的特质。在听我诵读了古文《拔苗助长》又听了录音范读《两小儿辩日》后,让学生畅谈古文给自己的印象。有的说,文言文真难读啊,太饶口了;有的说,听起来也很难懂,不像现代文那样浅显易懂;有的说,读文言文速度很慢,停顿多但听起来很有韵味,有节奏。看来不用老师多讲,在听范读中学生已经完全领悟了古文的特点。
二、自己读,悟韵味
古文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我没有把现成的停顿方法展示给学生,而是充分放手,让他们去自读自悟,自己决定如何断字断句才更有韵味,更通顺合理。可以轻声读,高声读,也可以摇头晃脑地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当然学生读中就有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又让他们比较着听、读,最后取得一致的认识。
三、合作读,悟文意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文难懂,就更应该多读。随后的读中就重在解读文意了。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读,在分角色中让学生明白人物对话有几次,分别是谁说的,说了些什么。为了更好的了解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我们又进行了分男女生和小组读,在合作读中了解了这个寓言故事。
四、改编读,悟情理
为了实现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我想通过小组解读古文的方法,让学生有创意地把自己对“辩日”的科学道理和对孔子的认识融于其中,把这篇古文改编成白话文朗读出来,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情理。可惜时间不够,没有完成这步的读。
当天的教学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所有的教学目的,有不少遗憾的地方,但在教学活动中我也更加体会到了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一、关于引入方法
本课是有关孔子的一篇寓言故事,表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设计引入新课时我发现很多教案都是以简介孔子和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入。但我班学生早就开展了诵读《论语》的活动,也举办过“走近孔子”的主题队会,他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没有必要再在这节课堂上陈述孔子其人,只需在学完课文后进一步谈谈自己对孔子的新的认识。因此我决定紧扣本课学习的难点认识文言文来设计引入,那样更能突出本课学习的目的,激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我采用猜谜的形式,诵读了文言文《拔苗助长》,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故事。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积累猜出了这个熟悉的成语故事,感到很新奇,新旧互见,拉近了白话与文言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关于诵读时间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在引入课文后安排了两个读的重要环节,读通课文感悟韵律和精读课文入境悟理,但学生在读文时遇到的困难却是我始料未及的。自读抽读全班读,一遍一遍后,学生们仍有些结结巴巴,没有读出我预想的效果,怎么办,预计时间已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吗?不,教学不是表演,是平实的引导和耐心的启发。静下心来,我继续让学生分小组读,并且给足时间让他们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后来在理解文意完成几道习题时我又发现不少学生有一定困难,于是又组织大家反复读悟有关句子。虽然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而没有完成,但我想顺学而导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当然从这节带有遗憾的课中我也总结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那就是备课时对学情掌握得不够,没有很好地预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后将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中国难点,更好地构建新旧知识的连接,以提高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环境靠大家
- 燃放烟火对环境的污染
- 蛀虫的木头
- 我那可爱的土地
- 不要摘花
- 小鸟的怨言
- 小鱼的家
- 保护家园——地球
- 人带给地球的是灾难
- 大地,我想对你说
- 绿化小天使
- 沙尘暴的自述
- 路上的口香糖
- 节约水资源
- 我们正阳的护城河
- 内外超越的多元组合——继续“儒家与宗教”问题的思考
- 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 社会学的想像力
- 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
- 我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研究
- 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的趋势探讨
- 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
-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建议
- 营利性医院的税费政策研究
- 税收会计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 明宗
-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问题
- 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
- 《太空生活趣事多》词语解释
- 飞艇时代
- 美太空总署加快探索步伐人类2015年上火星
- 什么是失重
- 突破音障
- 中国航空先知冯如
- 空天飞机
- 《太空生活趣事多》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科技之谜:太阳的脾气有多大
-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 太阳活动的近地响应
- 飞机的诞生
- 《太空生活趣事多》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为什么称齐奥尔科夫斯基是航天之父
- 如何战胜地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