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朱自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朱则余,号菊坡,原籍绍兴,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姓朱。祖母吴氏。父亲名鸿钧,号小坡,母亲周氏。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他加入《新潮》诗社,开始创作新诗,其新诗处女作《睡罢,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问世。他积极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就此走上文学道路。在三年内,他修完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提前毕业。此后,他曾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虞等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该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他的诗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风,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月,结识陈竹隐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游历。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伉俪。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刊》杂志编辑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抗日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酒店趣事
- 有形,无形
- 我真的好傻
- 父母的爱
- 今天我病了
- 向国旗敬礼,为世博添彩
- 生活处处有语文
- 三代人的学生时代
- 歌舞青春
- 《国庆阅兵式》观后感
- 美丽的校园
- 我爱提问
- 今天我当家
- 飨众人乐
- 我爱冷笑话
- 西藏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变化:2005――2012年
- 浅析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 浅析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的修改
-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策略的研究
- 关于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的研究
- 关于遗产范围与功能的思考
- 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的研究报告
-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 浅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 分析现代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
- 浅析叙事学在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应用
-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在校园网VPN中的应用
- “重叠共识”与核心价值冲突
- 《我是歌手》的“新”与“精”
- 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探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片断赏析
- 《精彩的马戏》问题探讨
- 《画鸡蛋》教学设计
-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
- 《画鸡蛋》片断赏析
-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
- 《画鸡蛋》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理解
- 《画鸡蛋》课文
- 《画鸡蛋》教学设计
- 《画鸡蛋》片断赏析
- 《画鸡蛋》片断赏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