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匆匆》的质疑
翻新时间:2023-03-19
对《匆匆》的质疑
《匆匆》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当时朱自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年纪轻轻,心中抱负无以施展,他当时的心境肯定是悲凉的。作者写《匆匆》恐怕有当时情感的自然流露: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对自己的前途不明感到彷徨!
果真如此吗?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忽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作者难道不在说明自己前面的日子匆匆忙忙,但过的很实在!课文的第三段,作者用巧妙细腻的笔触,带出了一连串时光易逝的例子,他能这么惋惜时光的流逝,说明他能珍惜现在有限的时光;他说自己的徘徊和匆匆放在一起,说明在思索中有奋进,有新的收获!他在文中写到: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是愿白走这一遭吗?没有!在以后的日子,他留学日本,执教清华、西南联大,最后因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贫病交加,于48年在北平逝世。
综观以上朱自清先生的足迹,鄙人认为把朱自清的《匆匆》,这么一篇可以流传千古的美文的内涵定义为:旧时代的年轻人有所觉醒,但因前途不明而彷徨。这样的定位是有所偏颇的。我们现在有的学者太重视历史的通性,不去太多的研究,考证作者当时的心境,这种做法是不太严肃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背小弟弟回家
- 扩写《盲人摸象》
- 心爱的小笔头
- 国庆见闻
- 围棋比赛
- 四川地震
- 我多想……
- 新学期新打算
- 踩影子
- 有趣的实验
- 老师笑了
- 游动物园
- 第一次买菜
- 春天来了
- 娃娃鱼逃生记
-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探讨
- 学会倾听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
- 试论以德治校
- 简述社会转型视域下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 关于以德治校及其对策研究
- 以德治校 德法并举 创建高水平大学
- 浅谈以德治校的基本内涵及其效能期望
- 以德治校 育人为本
- 简述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中的运用
- 从现代传媒反思全球公民社会
-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共创和谐社会
- 浅谈和谐社会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创新
- 以德治校 进德修业 教书育人
-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育探究
- 《阳光》教学建议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3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7
- 《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6
-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
-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2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8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