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生命的大美
作家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小时候写文章,家里没什么桌子,他只能趴在主厅里的供桌上写。母亲问他:“你整天在写东西,到底是在写辛酸的还是写趣味的?”林清玄老实回答说:“辛酸的写一点,趣味的也写一点。”母亲就说:“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苦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
林清玄坦言自己年轻时有一种写作习惯,在纸上写了两三行觉得不好,刷地揉成一团就丢进垃圾桶。有一次他回家乡,第二天起床,诧异地发现垃圾桶里的纸全被拉平,还用熨斗烫过,平平整整地放在桌子上。林清玄大吃一惊,这种“无聊”的事一定又是母亲做的。母亲慢慢地说:“你抬头看看窗外的龙眼树。你要知道,你所写的每一张纸、每一本书,都是用树木做成的。所以你写的时候要‘戒慎恐惧’,非常小心地写你的文章,因为你每写坏一张纸,就要砍掉一些树枝。你的书那么畅销,你每写一本书,就要砍掉一片森林。如果你写的文章的价值不能超过窗外的树木,你就不要写它了。”
林清玄说自己的写作受丰子恺先生的影响,注意朴素深刻和慈悲的胸怀。但他更重视美好的情境。“我在寻找题材时非常感性,但在写作那一刻,变得非常理性和平静。比如一个农夫种果树,在种的时候,他满怀希望与憧憬,看着水果长大,喜乐于形。但等水果成熟以后,摘水果他就会非常理性,他会找完全成熟的拿到市场上卖,而不去想这个水果的形状真奇怪、真漂亮。经过这样
一个过程和长时间的酝酿、沉淀,文字就变得比较沉静。”
楼肇明曾谈到林清玄最著名的贡献是将佛教哲学和美学积极认知的结果转移到散文创作中去,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
林清玄这样阐述“人生之美”。他说:
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比如你吃东西吃得很好,但科学家的分析是,你只有15厘米的满足感,即从舌尖到喉咙。
美的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比如听动听的音乐,看美幻的灯光。
美的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要求我们通过努力,去认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部分。要告诉自己:“快乐地活在当下”和“尽心就是完美”。
林清玄曾说过“爱和美可以减轻许多人生的负担”。
林清玄还这样告诉我们“爱的试验”:回到家,当看到你的爱人的时候,用一种充满爱的感动把她抱起来,转一圈。然后你再去找一个50公斤重的大石头,哇,你会发现这石头好重,比爱人要重好几倍──为什么,那是因为你对石头没有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戏
- 我与中国戏曲
- 戏曲艺术——旧时辉煌
- 漫话追星
- 戏的艺术
- 戏曲大舞台
- 我侃京剧
- 戏曲来我家
- 传统戏曲
- 戏曲大舞台
- 愚蠢的追星族
- 可怜,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 愿与戏曲相伴一生
-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
- 中国戏曲文化
- 试论高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创新性
-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试论地方文献书目
- 试析初中英语口语优化教学
- 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 试论教育博客,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 关于人口红利渐失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探析
- 关于高职网络课程的优化
- 关于教师发展的学校责任与实践模式
- 关于影响英汉称呼语系统差异的因素探析
- 关于初中英语作业“任务型”设计
- 市县馆地方文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 地方图书馆学会编辑地方文献目录刍议
- 浅谈多元智力理论观照下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研究
-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略述
- 《绝招》 教师语录
- 《绝招》 趣闻故事
- 《争吵》 教案讲义2
- 《绝招》 考点练兵2
- 《绝招》 重点问题探究
- 《可贵的沉默》 知识点精析
- 《绝招》 重难点分析
- 《绝招》 考点练兵1
- 《绝招》 范文习作
-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绝招》 整体阅读感知
- 《争吵》 教案讲义1
- 《绝招》 知识点精析
- 《检阅》 趣闻故事
- 《可贵的沉默》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