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
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
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这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四者之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坐反了
- 爱护花草树木
- 和邻居一起打羽毛球
- 捉螃蟹
- 胖乎乎的小手
- 美丽的花
- 夸家乡
- 春雨
- 妈妈笑了
- 种豆
- 我爱秋天
- 家有喜事
- 跳绳比赛
- 我想去大海边看看
- 小小董事长
- 给母亲的一封感谢信
- 捐衣捐物活动后的感谢信
- 对赞助商感谢的感谢信
- 感谢信范例
- 儿子写给父母的感谢信
- 致心理援助爱心联盟志愿者的感谢信
- 母亲节写给妈妈的感谢信
- 致医院全院员工的感谢信
- 给教官的一封感谢信
- 对鼓励朋友的感谢信
- 致同学朋友们的感谢信
- 同学写给餐厅的感谢信
- 感谢信范文格式
- 一封真诚的感谢信
- 家长写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 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
- 人格权部分问题探讨(1)论文
- 关于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1)论文
- 中国政府职能的现实价值取向
- 浅谈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融合
- 影视广告的发展困境及其未来发展
- 1958
- 对新媒体电影《老男孩》视听语言分析
- 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1)论文
- 简论借鉴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效表现形式
- 浅谈盖•里奇-宁浩电影摄影角度的比较解析
- 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 家公务员制度与有效政府
- 影视娱乐营销:行业全线利好,本土更占优势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七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五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处理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四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后记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五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一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八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十
- 《棉鞋里的阳光》A、B案
- 《胖乎乎的小手》听展示课有感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六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九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