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与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课文。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作五层进行了论述。
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词句的说理性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可我在教学时却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乐趣。下面是学生理解课文“开追悼会的目的”的片断记录。
文章内容: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求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文章,想想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
学生:我体会开追悼的目的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学生:通过自学这一段,我读懂了:毛主席能公平地待人。他认为人没有高低之分,不管是谁,只要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们就要为他开追悼会。
学生:我也认为开追悼会是为了歌颂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寄托我们的哀思。
学生:我体会到了开追悼会既可以安慰死者的家属,又号召大家都来学习他的精神。
学生:我从文中读出“毛主席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的革命势力并不强大,毛主席就用为死者开追悼会的方式让人民都团结起来,这样一来,革命力量就会慢慢增强,一举歼灭敌人,解放解放全中国。
……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应该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证明了这节课的安排是合理的,学生学到了知识,老师教的轻松,收到了实效。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此理解还比较透彻。我班的学生为何对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彻的理解呢?简单地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读──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成功。学生只有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才能从一次成功走向更多次成功,不断的成功,不断的满足,不断的激励,导致不断的努力。这样一来,同学们愿学习了,也逐渐会学习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才有《为人民服务》教学中的上述片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回母校
- 奥运
- 我漫步在不平凡的街头
- 这个星期天没有家庭作业
- 《我们的广告》读后感
- 生活趣事
- 看科技展
- 令人难忘的一次活动
- 妈妈的生日
- 钓鱼
- 鸽子
- 修手表
- 读书使我快乐
- 我们学生族“解放”了
- 赶鸡
- 浅谈个人因素对艺术家的成长所造成的影响
- 影响美术绘画艺术创作的因素探析
- 中国古代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 论歌唱发声的方法纠正及艺术嗓音的保护
- 经济法学:“老干妈”案的启示(1)论文
- 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法律研究(1)论文
- 浅析保持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方法
- 论文学在电影媒介中的转接与承续
-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 浅谈后现代艺术从裸体艺术到尸体艺术的衍变
- 营业:商法上的特殊客体(1)论文
- 浅谈做打响“中国设计”的品牌
- 浅谈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现代艺术运动情结
- 浅谈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美术设计
- 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现状及思考
- 把生活引进课堂──浅谈《四季》一课的教学体会
- 《四季》词语解释
- 《四季》学法指导
- 《四季》近义词反义词
- 放飞想象的翅膀,从生活中感受美──《四季》教学案例与评析
- 《四季》教学杂谈
- 《四季》语言积累
- 《四季》好词好句
- 《四季》探究活动
- 四季小诗集粹
- 《四季》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
-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 《四季》问题探究
- 《四季》教学谈
- 《四季》难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