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有人说,老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点拨,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点拨,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点拨,使其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点拨,使其开阔……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得以尝试。巧妙地点拨了学生的智慧。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1:咳,总理也太节约了吧,客人来了也不增加一点儿分量,这样好像不礼貌吧!
师: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
生2(满脸的打抱不平):不,周总理已经因客人的来到而增加了分量!
生1:你怎么知道的?
生2:因为句子中有个“好像。”
一时间,教室里沸沸扬扬,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
师:你们光这样吵,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建议你们把“好像”去掉读一读,再加上“好像”读一读,看看能读出什么来?
同学们个个专注地对比读着,马上豁然开朗,一致认为总理已经因客人的到来而增加了分量。
师: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生1:客人来了,已经增加了分量,可花生米还是数得清颗数,这说明在平时总理就吃得更少了。
师动情地说:“总理是多么劳苦,又是多么的──”
生异口同声地说:“简朴。”
显然,生1之所以提出这问题,是因为他读书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而其实当时处于这种理解状态的不只是他一个。因此,我不但没有急于否定他的错误信息,反而欲抑先扬地支持他的观点:“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这一招激起了学生思辨的浪花。“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再读、再辩、再悟,答案自然地浮出了水面。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相信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长江的对话
- 有一种完美叫做家
- 那件事真让我激动
- 学会坚强
- 有时
- 母校,我想对您说
- 劳动基地的辣
- 我想要快乐
- 集邮真让我着迷
- 痛苦并快乐着
- 小学感恩
- 蚕与桑树
- 我是校园护树小卫士
- 国庆游园
- 孝坪的夜色
- 浅谈在现代舞训练中对脊椎的运用
- 浅析农村人力资本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论文
- 浅谈黔西南民族舞蹈服饰
-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之探析
- 论舞蹈教育对高校学生和谐集体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 舞蹈赏析论文
- 浅析西部地区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市场机制(1)论文
- 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
- 探析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浅析新形势下高师分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 浅谈舞台灯光在舞蹈作品中的应用
- 文化转型期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
- 浅谈民族民间舞蹈与情感表现
- 浅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浅论舞蹈的本质及其意境
- 《在山的那边》写作背景
- 《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
- 理想信念名言集锦(下)
- 理想信念名言集锦(上)
- 《在山的那边》题解
- 《在山的那边》重难点突破
- 王家新 作家作品
- 《在山的那边》文学常识
- 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名言
- 诗的意象(上)
- 《在山的那边》写作特色
- 《在山的那边》主旨
- 信念是一粒种子
- 关于诗歌的意象
- 诗的意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