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有人说,老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点拨,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点拨,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点拨,使其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点拨,使其开阔……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得以尝试。巧妙地点拨了学生的智慧。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1:咳,总理也太节约了吧,客人来了也不增加一点儿分量,这样好像不礼貌吧!
师: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
生2(满脸的打抱不平):不,周总理已经因客人的来到而增加了分量!
生1:你怎么知道的?
生2:因为句子中有个“好像。”
一时间,教室里沸沸扬扬,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
师:你们光这样吵,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建议你们把“好像”去掉读一读,再加上“好像”读一读,看看能读出什么来?
同学们个个专注地对比读着,马上豁然开朗,一致认为总理已经因客人的到来而增加了分量。
师: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生1:客人来了,已经增加了分量,可花生米还是数得清颗数,这说明在平时总理就吃得更少了。
师动情地说:“总理是多么劳苦,又是多么的──”
生异口同声地说:“简朴。”
显然,生1之所以提出这问题,是因为他读书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而其实当时处于这种理解状态的不只是他一个。因此,我不但没有急于否定他的错误信息,反而欲抑先扬地支持他的观点:“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这一招激起了学生思辨的浪花。“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再读、再辩、再悟,答案自然地浮出了水面。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相信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无限
- 我家乡的冬天
- 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
- 我爱家乡的桥
- 未来的桥
- 春节的起源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雄伟的荆州长江大桥
- 故乡的冬天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 端午节起源
- 我的家乡平顶山
- 扇子的文化
- 父爱远去如山隔
- 地方文献为旅游业服务的思考
- 关于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 关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疆班教育实践
- 关于加强学员队思想随机教育
- 谈谈我馆的地方文献服务工作
- 关于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资源共享
-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 浅谈现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 关于低年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分析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