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不知不觉入画中──《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实录与点评
【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动态生成,利用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图文并茂,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读懂抽象的诗歌语言。
绘声绘色,引发丰富的联想感受江南风景如诗如画之美。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所描绘的内容,了解什么是“竹排”。
2、学会自主提问,并能想办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3、形象地感受江南风景的秀美,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生成学习内容
(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读了课题,小朋友最想提什么问题?
生1:竹排是什么呀?
生2:“游”是不是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泳,小竹排是怎么游的呀?
生3:这个“画中游”很奇怪,人们能走进画中去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答案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儿歌里。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读几遍儿歌就知道了。
生:自由朗读儿歌。
生3的问题问得出人意料,不在预设的教案中,但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在“刃上”实在是有价值,让我豁然开朗,这节课我得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画中”,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江南如诗如画之美景。同时我发现带着阅读期待的生3,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思维异常活跃。
二、形象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师:刚才读了儿歌,小朋友找到答案了吗?
(部分学生回答找到了,个别学生说没找到)
师:请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刚才看了儿歌下面的图画,我就知道什么是竹排了。
师:你真聪明,谁和他一样,也是通过看图知道的。
(许多学生赞同举手)
师:(出示教学挂图)能告诉大家,什么叫竹排?
生1:(指着图中的竹排说)是用竹子做的。
生2:我看到竹排是用竹子扎成一排的。人可以坐上面。
生3:我看到它像船一样,用一根竹竿插在水里,手再撑一下,船就可以前进了。
(边说边比划着划船的动作,其他学生笑着跟着比划)
师:看来,图画还真能帮助解决问题呢!老师不仅看过画,我还坐过竹排呢,谁想问问我有关竹排的问题呀?
(学生争着举手,表情十分兴奋)
生1:老师,竹排是用几根竹子做的呀?
生2:老师,你坐在竹排上是不是自己撑竹竿的呢?
生3:老师,坐在上面舒不舒服?
师:呀,老师就算长十个嘴巴,也来不及回答你们的问题,可不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照片,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每个小组一张照片,学生围着看,相互交流着看感受)
师:说说你们看到的吧。
生1:哇,你坐的竹排好大呀,可以坐五个人呢!
生2:老师,原来有一位叔叔帮你们撑船呢!
生3:水这么绿,像绿宝石一样,我也想做上边,肯定很舒服。
师;小朋友以后一定有机会坐竹排的。小小竹排的确很有意思,我们江南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呢!这首儿歌里也写到了,画中也出现了,让我们再读读儿歌,找找哪些句子画中画了。
(生再读儿歌)
生1:我从画里看到了“禾苗长得绿油油的”。
生2:我从画中知道了“鸟儿唱、鱼儿游”。瞧,鱼儿在水中跳舞,鸟儿在空中唧唧喳喳地唱歌。
生3:我还知道了什么叫“顺水流”?
师:是吗?你来说说吧!
生3:就是水往哪儿流,船就往哪儿走。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现。
(老师带头鼓掌,其他学生也报以掌声)
人教版教材的插图不仅精致美观,而且和课文内容十分契合,富有童趣,《小小竹排画中游》就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插图,图中的人物是个八、九岁的娃娃,画面色彩明丽,情境逼真,于是,诗歌中抽象的语言就化成了鲜明的表象。解释“顺水流”的小朋友就是问“人怎么会进入画中”的孩子,连我都情不自禁为他的发现喝彩。
三、放飞想象,创造鲜活情境
师:刚才小朋友读得认真,看得仔细,所以有了了不起的发现,现在请你们舒舒服服地闭上眼睛,听一段录音,用心听的小朋友眼前就会出现很奇妙的风景,就会听到有意思的声音。
(放课文录音《小小竹排画中游》,学生闭目静听,听到儿歌中描写风景的部分,有几个学生嗤嗤地笑,尤小元兴奋地叫道:“我看到了!”)
师:睁开双眼,把你们看到和听到的告诉大家。
生1:我看到了绿油油的禾苗、青青的草地。
生2:我看到了许多竹子,还有几间小房子呢!
生3:我看到鱼儿在水中快乐地跳舞,它对燕子说:“你快飞过来和我一起玩吧”。
生4:我听到燕子在高兴的唱歌。
师:唱什么歌呀?
生4:5113535565 3432 ……(腾达用“当”唱起了曲调欢畅活泼的《小叮当》),我觉得燕子是在唱这首歌。
师:呀!小燕子唱地多高兴呀,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唱吧!
(师生一起拍手继续唱“小叮当”)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一年级小朋友的纯真无邪,何必去理性地分析意蕴丰富的词语句子呢?借助联想和想象这对羽翼,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眼前展现,一组组新的情景图仿佛可触可感,孩子终于走入自己构想的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图画中。而我则感觉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四、水到渠成,回归质疑提问
师:小朋友来到这么美的地方,说什么话来赞美赞美呢?
生1:哇,好美的风景呀!
生2:我太高兴了,可以坐竹排了。
生3:我不想回家了。
师:我呀,简直象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了什么叫“小小竹排画中游”了吗?
生4:知道了,就是一种感觉,风景美得就像是一幅画。
师:对,怪不得诗人会说:“江南鱼米乡……”
生接:小小竹排画中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好的日子
- 一场友谊赛
- 电视争夺战
- 难得一见的雪
- 我的星河之梦
- 雪娃娃看我们表演
- 爱喝酒的老爸
- 抓老鼠
- 爷爷病了
- 看捉鱼
- 下雪不可怕
- 下雪天
- 顽皮的小狗
- 爸爸生病了
- 贴嘴巴
-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思考
- 实现审计技术现代化
- 从美国大公司会计丑闻看会计监管
- 一个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与研究
-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史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
- 计算机审计初探
- 数字监督:审计信息化起步
- 审计与会计问题
- 美国政府会计与审计职业化历程及其启示
- 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
- 税收征管质量审计调查的方法
- 从安然事件看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 报表粉饰对当前中美会计审计领域的影响
- 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
- 关于新闻和消息
-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狼》一文教后反思
-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 决定历史的伟大决策
- 关于新华社
- 新闻的“势”
-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 渡江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 《新闻两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 不让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狼》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