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3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爷爷和小树》,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构段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然后再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欲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但是我想,教案是死的东西,教学是活的生命,要让死的设计变为活的,是需要课堂实践的检验,所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者课上不是演练得很完美,这是很正常的,在平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不足大惊小怪,但是反思还是必不可少的:
1、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2、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并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这个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之前的课文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然后在理解过程中,在没有教给读书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试着练读。等学生读了以后,老师觉得不对,再去一句一句地教。这看起来好像是在培养自读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实,一年级学生学朗读,就是要由老师教的呀。唐老师在评课中,也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再老师教读,然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听录音比听老师范读效果好,因为,听老师范读时,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看老师的表情上,而听录音,就可以减少其它注意方面的干扰。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3、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节特别的课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有趣的汉字
- 一堂生动的说字分析课
- 一堂生动的课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不听话的后果
- 冯老师上的一节课
- 搭错车
- 最有趣的一堂写作课
- 看病
- 一堂与众不同的写作课
- 有趣的题目
- 北京六天采访的感想
- 与众不同的一节课
-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1)
-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1)
-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 浅论当代社会以瘦为美审美现象(1)
-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论文
- 试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思考
- 论全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 略论数字化校园建设
- 浅论知识共享中的沟通障碍分析
- 浅析基础教育理想
- 艺术试论 (1)
-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几点不足(1)论文
-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
- 试论教师新课程理念生成的和谐氛围
-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比尾巴》教学案例与评析
- 《比尾巴》近义词反义词
- 资源重组 趣味延伸──《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 10《比尾巴》教学设计
- 《比尾巴》词语造句
-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 《比尾巴》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 《比尾巴》词语解释
-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反思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比尾巴》教学思路谈
- 建立孩子喜欢的语文课堂──《比尾巴》教学设想
-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 《比尾巴》朗读指导
- 新课程中“三性”的体现──《比尾巴》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