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我学会了转呼啦圈
- 日记一则
- 我的小卧室
- 谁来帮帮我?
- 梦游海底
- 春雨
- 巧“捞”菜刀
- 吹泡泡
- 小熊真可爱
- 文竹
- 我是学校小导游
- 我的学校
- 歪尾巴的小金鱼
- 比美
- 开工手续
- 国内建筑设计师的四大问题
- 人工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 房屋建筑工程验收流程
-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挖孔桩挖土、石方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 工程进行前应土建工程师注意问题
- 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方案
- 业主代表及项目管理部
-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 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政策环境研究
- 土木各专业实习报告汇总
- 《触摸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触摸春天》趣闻故事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 《永生的眼睛》整体阅读感知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没被改写的人生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 《触摸春天》写作指导
- 《永生的眼睛》阅读提示
- 《触摸春天》重点问题探究
- 《永生的眼睛》课文简说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意思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