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教学反思】
“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有能力扮演这一角色”。这是我上完《静夜思》一课所发出的感叹。在课文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收集李白的其它古诗并摘记一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我原来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只要能收集到一点点资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在此布置这个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在上第二课时的时候,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时,我根本就不抱多大希望,以为学生能背出一两首古诗就非常不容易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收集的资料竟然会如此丰富。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能把李白的诗背上7、8首之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参加了演讲比赛
- 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 憨厚的表姐
- 读《鲁本的秘密》有感
-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 家乡的变化
- 契约
- 我不挑食了
- 涨水见闻
- 并不复杂
- 美景
- 鞋子的变迁
- 小时候,我很天真
- 一个爱的误区
- 安全在我心
- 媒介融合中报纸的结构\形态及战略整合
- 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含蓄美
-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上)(1)论文
- 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 从图式探讨传统中国画构图的现代性
-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 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1)论文
- 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 浅析现代标志设计教学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 中国电影不该成“资本的奴隶”
- 公司登记中的政府角色(1)论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
- 公司法的政治约束-一种政治解释的路径(1)论文
- 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下)(1)论文
- 《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保护之述评(1)论文
- 我读《凡卡》
- 乐、能、创──《凡卡》一文第三课时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结尾创新思维教学案例
- 《凡卡》教学杂谈
- 给学生留点面子──《凡卡》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引导逆向思维,深化文章主题──《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凡卡》教学反思
- 美好的回忆──《凡卡》教学谈
- 《凡卡》教学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