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教学反思】
“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有能力扮演这一角色”。这是我上完《静夜思》一课所发出的感叹。在课文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收集李白的其它古诗并摘记一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我原来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只要能收集到一点点资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在此布置这个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在上第二课时的时候,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时,我根本就不抱多大希望,以为学生能背出一两首古诗就非常不容易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收集的资料竟然会如此丰富。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能把李白的诗背上7、8首之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诚信与善良
- 明星代言
- 见证
- 说说我们90后
- 夜的最后一章
- 知之·行之·思之
- 自我·他人
- 寻找生活中的咖啡豆
- 我与故事
- 独一无二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隐形的翅膀》
- 不朽的昭君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见证
- 试谈新课程改革与教育质量
- 走近网通世界
-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 撒旦?天使?——浅析我国电视购物的困境与出路(1)
- 全球化、多极化与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
-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语言交际(1)
- 浅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 反向抵押贷款住房价值风险及其防范
- 关于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 理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非理性决策(1)
- 浅谈外资激励措施
-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北京的春节》 作家作品及背景
- 《藏戏》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的春节》 字词梳理
- 《桃花心木》同步作文范文
- 《北京的春节》 教师感想
-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练兵1
- 《北京的春节》 字意梳理
- 《北京的春节》 重难点
- 《北京的春节》 整体感知
- 《桃花心木》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范文
- 《桃花心木》 重点字词意思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藏戏》重点字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