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创设情境 开拓联想 延伸课外──《小小的船》教学随笔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公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而在读中学,“读中悟”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创设意境,开拓学生联想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个有效的办法。下面就以 《小小的船》为例,来谈一谈:
一、创设情境开拓联想,引入诗境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天亲”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境,这样才能缩短学生与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形象真实感。《小小的船 》全诗优美活泼,再一现了夏夜那宁静、神秘的星空。要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那美丽的图画,首先组织学生回忆夏夜的样子,和学生一起观看两分钟长的月夜、星空动画图,和学生一起进入那令人神往的星空,在音乐与画面的相交中,使学生不由自主成为画中一员。学生好像身 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时组织学生交流个人感受,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激情地说出诗中意境。这样设计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情感体验的理念,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和兴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开拓联想,激发创造、审美感悟
语文课程强调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中,凭借情境,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的能力。如《小小的船》主要采用了以想象为主的方式,在组织学生读准字音后,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感情朗读,每句都仔细品味,想象图画,根据学生的想象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开拓想象的同时用简笔画勾出蓝色的天空、金色的星星,弯弯的月儿,梦中的小女孩,把学生再度带到画中,图文交融,学生仿佛自已就是那个女孩,“情动而辞发”学生的情处天呼之欲出之态,再让学生去读,学生会发自内心地读,诗的韵律、节奏情感所交错面的美感会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使其对夏夜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提高其审美、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学语言用语言的活动 ,如让学生说说:小小的什么,闪闪的什么,弯弯的什么,使学生再走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事物,锻炼语言。
三、延伸于课外,激发创造
由于这首小诗是一篇旋律优美的小诗,所以我又让学生倾听优美的音乐,配上图,让其自已试着编歌,当学生趣味上升时,让学生和电脑里的小朋友一起唱,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背会了本诗。
在学生已能深深地感受了诗的内涵并会背后,我就激发学生开始向课外延伸,引到“每个人心中的夏夜都有很美,那么小朋友们把自已心中的星空画下来吧!小朋友们还可以在画上题上一些有关的小诗,做个小画家、小诗人”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其创造潜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造情境,并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多想办法,激发其创造潜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可以培养其语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婚礼
- 春天的色彩
- 太阳
- 野草莓
- 乌鸦喝水
- 我的家乡
- 我的家乡
- 小龙虾
- 吃樱桃
- 小鱼
- 吃西瓜
- 春晓
- 喝喜酒
- 可爱的小草鱼
- 我的妈妈
-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浅谈电影数字特技设计思维
- 话语媒体的先行者——凤凰卫视
- 对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分析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简析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对影视制片管制的思考
- 议《李双双》小说与电影的改编
- 《荷叶圆圆》教学2
- 《要下雨了》教学2
- 《荷叶圆圆》教学3
- 《失物招领》教学2
- 《要下雨了》教学1
- 《美丽的小路》教学3
- 《失物招领》教学1
- 《美丽的小路》教学4
- 《要下雨了》教学3
- 《美丽的小路》教学2
-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三
- 《柳树醒了》教学2
- 《荷叶圆圆》教学1
- 《柳树醒了》教学1
- 《美丽的小路》教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