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阳光》教学片断及评析
【教学内容】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就请用掌声鼓励我,如果觉得老师读得不好就请你想想该怎样帮助我。
师:(读课文,语气平淡)
生:(有说好,大部分露出不满意的表情,掌声稀疏。)
师:哟,好多同学都不满意呀?那你们说,我哪儿读得不好?
生:老师刚才读的时候,我感觉阳光跳不动的。
师:那你认为我应该怎样让阳光跳起来?请你读给我听听看。
生:应该把跳进了读得响些、快些。
(读句子)
师:是比老师读得好,谁再来说?
生:早晨,拉开窗帘,看到阳光,啊,今天天气这么好,真开心,我们读时要开心一点。
师:你试试看。
生:(读课文中句子)
师:比老师高兴多了,谢谢你。
生:我觉得阳光会跳,就像一只调皮的兔子,要读出调皮的样子来,我来读读吧!
(读句子)
师:听你读了以后,我也觉得阳光是那么的调皮惹人爱。
师:刚才小朋友向老师提出了这么多宝贵的意见,下面我再读一遍,请大家听听,我可有进步。
(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生:(听完热烈鼓掌)
师:谢谢大家,是你们帮助了我。
【评析】
这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9课阳光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一年级还处于朗读的起步阶段,对朗读的感受往往只是声音是否响亮,停顿是否得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调、语气、表情等方面去读句子,感悟句意。这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本句时,我故意用平淡得有些夸张的语气读句子,让学生体会、识别、讨论、纠正。帮老师改缺点,这是何等新鲜、有趣的事情,这样,促进了学生迅速进入主体角色,积极思考,在纠正教师错误的讨论中把握感情朗读的知识和技巧。
新课程很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民主的地位,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的师长,更应是学生依赖的朋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 为学生服务的,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努力,不存在身份高低。以上的教学片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教学中,不是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而学生就听从了,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由老师创设了一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各抒已见。有的对老师的朗读语速提出了意见,有的对于老师的朗读语气提出了意见,有的认为自己可以比别人读得好,学生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住旅馆
- 爱喝酒的爸爸
- 数学考试之后
- 我发疯了
- 捡鸡蛋
- 出水痘
- 澄江游
- 登长城
- 团结力量大(
- 捉蝶记
- 快乐的秋假
- 一周心情表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打扫卫生
- 好朋友病了
- 美国对外国人联邦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的讨论
- 发挥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作用
- 浅谈客观时空的实践构成
- 所有权形态看中英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差异
-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 人生与自由的矛盾
-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关于税费改革的的意见
- 简述自由、“任性”与主体性的张扬
- 关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探析
-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 陕甘宁边区农业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 开征社会保障税应完善的配套措施的浅议
- 我国税收环境的浅析
- 语文课上的艺术──《燕子》教学后记
- 《燕子》教学实录
- 《燕子》教学反思
- 把握好教学尺度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燕子》教学反思
- 《燕子》教学谈
- 课堂,应成为学生真情流露的天地──记《燕子》教学片段
- 《燕子》教学反思
- 整合课后的反思──《燕子》教学反思
- 课改呼唤返朴归真的教学──《燕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 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燕子》教学片断评析
- 多元解读,引发两种辩论 ——《燕子》教学片断与思考
- 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燕子》的教学反思
- 《燕子》教学反思
- 从“我不喜欢燕子”说起
- 引一引峰回路转 放一放海阔天空──《燕子》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