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把语文课组织“活”。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周二我执教了《比尾巴》一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因此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我本人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也造成了教学中漏洞百出。现反思如下:
1、注重情境创设
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创设给小动物做小裁判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2、练读课文
体会语气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我采用反复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指导方法不到位,效果不是很理想。
3、“抱” “牵” “放”
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语文课程是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样的课程应该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和归宿,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这堂课上,我一直在试图把学生引入我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中去,这也恰恰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遏制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课后反思,我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多动脑:思考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还可以随便挑两到三种动物的尾巴进行“长短、粗细、直弯、宽窄”等各种角度的比较,甚至还可以制造悬念,如将猴子、小狗、兔子进行尾巴长短的比较,从面引出“谁长谁短、谁宽谁扁”等都是相对的,要看比较的对象,这是不是辨证思维启蒙的最佳机会?
4、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因此,我们还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念来看待课堂教学。但今天的课上,我感觉自己面对出现的生成现象没有好好的把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难忘的事
- 想起了第一次放风筝
- 感动的瞬间
- 跑跑卡丁车的错?!
- 作弊之“抓特务”大赛
- 难忘的小学生活
- 数字也疯狂
- 快乐的星期天
- 学习中的苦与乐
- 家庭恶作剧
- 打出来的友谊
- 竹儿青青
- 我爱我家
- 雷锋的一个星期天
- 一束花,一份情
- 身体社会学的思考
- 其它教育论文亲子沟通中关于父母如何积极倾听孩子的研究
- 浅析中国城市社会分层对城市发展的利弊影响
- 其它教育论文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应用
- 其它教育论文教育学感想
- 高等院校体育社会功能的探讨
- 其它教育论文关于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浅析
- 礼品社会学
- 其它教育论文浅谈怎样上活语文课
- 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生就业困境分析及专家化解决机制
- 刍议美术的社会功能
-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 其它教育论文高校学生不在课堂现象研究
- 教育学论文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
-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6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5
- 《邮票齿孔的故事》精品教案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 《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7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3
-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
-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5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6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5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