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堂扎实的语文教学──《自己去吧》听课体会
在新课标“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精神带领下,一种不可避免的“浮夸风”也在悄然而至。课堂变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而语文课堂也越来越显得烦躁和浮华,交纵错杂,成了各类知识的混杂体,惟独缺少──语文精神。而戴莲敏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自己去吧》却有如怡人的春风,绵绵温润,朴实无华。却扎实有效,语文味十足。
一、遵循识字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识字认知的规律
1、创设识字情境:
在本堂课上,戴老师十分巧妙地将生字容入文本中去。通过“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这几个句子的学习,无形中让学生接受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的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既识记了生字,同时也积累了语言,又为下文的阅读准备了基础。
2、识字有法:
一堂课,十二个生字。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的确是个比较困难的事。虽然新课标没有要求一节课解决所有的生字,但识字方法的渗透无疑也是更好记住生字的好途径。戴老师的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她采用了“加一加”“编一编”“数一数”“减一减”“找朋友”等各种识字方法,反复记忆,强化训练。使识字教学显得很有效率,同时也不失趣味性。
3、识字有层次
没有一个学生能一步登天,对于识字教学也是同样。戴老师也深知这点。她通过“句中读”、“单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等方式,一层一层解开生字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记住本课的生字。
二、在体验中朗读,在朗读中体会
1、感受文本,感知情感:
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感知文中人物的情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更是一年级阅读课的难点。戴老师的课堂则通过“演读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具有趣味和形象性。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尝试了阅读,享受了阅读,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2、由扶到放,自主学习:
由于本文两段内容比较相似,戴老师则采用让学生自己理解感悟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味自己观察,自主学习。
总之,戴老师的这堂课没有一个鲜明的闪光点,却处处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质。扎实,实在。以文本为载体,环节清晰。真正将识字、阅读、写字等语文目标落到实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母的爱(11)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父母的爱
- 我爱中国汉字
- 愤怒与惋惜
- 有趣的汉字1
- 父母的爱(13)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愤怒与惋惜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2
- 父母的爱
- 神奇的汉字
-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下雨前的征兆
-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秋天来了
-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 《要下雨了》趣闻故事
-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 《要下雨了》范文习作:春天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 《小壁虎借尾巴》老师语录
- 《要下雨了》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