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3
12.《看雪》教学设计
12《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学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
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摘苹果识字。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蛋糕
- 我家门前那条河
- 最辛苦的人——交警叔叔
- 寒冬
- 写春联
- 谈手色变
- 地瓜熟了
- 书香伴我行
- 我的生日——王老师的文房四宝
- 停电的夜晚
- 最辛苦的人——环卫工人
- 堆雪人
- 美在金秋
- 精美棋盘
- 我喜爱的龙眼
-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 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理论分析
- 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 谈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 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 要防止企业利用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调节成本和利润
- 中国加入WTO对财务的影响
- 电子商务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趋势——网络财务
- WTO与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财务观念更新
- 浅议铁路转制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
- 探讨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1)
- 跨区分销企业的费用预算与控制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是长久之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4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思考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材改编之我见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2
- 《我不是最弱小的》文本解读
-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第二课时)
- 《七月的天山》A、B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二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