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雪孩子》教学案例
【教学分析】
《雪孩子》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学生自由练读。)
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1: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该生朗读。)
生2: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该生朗读。)
师: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学生各抒己见。)
师: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她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3:我觉得她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语调比较低,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生4:我觉得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师:谁还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呢?
(教师请了三个学生朗读。)
师:评一评,谁读得好?
生5:我觉得缘缘读得好,她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6:我也觉得缘缘读得好,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7: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评析】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予肯定,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因此才会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奔马图》
- 我的弟弟
- 我的课余生活
- 日记一则
- 我成功了
- 我们爱你啊,无锡
- 我的同桌
- 山的那边
- 长绳之战
- 假文盲
- 快乐的飞雪
- 我长大了
- 雨中晴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老爸小传
- 木渎第五小学教科室(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
-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娜姑中学2004—2005学年度政教处工作计划
- 娜姑中学2004-2005年学校工作计划
- 2006学校工作计划
-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5年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问安镇中心小学2006——2007学年度工作计划
- 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 2003-2004第二学期总务处勤工俭学处工作计划
- 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
-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5年度总务处、勤工俭学处工作计划
- 2004年总务处工作计划
- 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刑法论文(1)
- 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的改进和提升
- 端午节说闽台端午茶
- 传统文化对美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 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思考
-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培育现代德育之花
- 实质竞合的科刑刑法论文(1)
- 看看身边的传统文化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新春佳节 文化相伴
-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研究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1)刑法论文(1)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 《桃花心木》案例分析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
- 《匆匆》一文教学感言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 《我最好的老师》教材简介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 《顶碗少年》优秀课例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材简介
-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一文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