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12个词语,认识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是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从小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教学难点:有些生字的读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形易与熟字混淆。
教学过程:
一、形象掲题
大家去过动物园吗?见过狮子吗?狮子是怎样的?(威武)大家都称他做什么?(森林之王)
你们想知道狮子为什么能成为森林之王呢?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两只小狮子。(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齐读课题
二、讲读课文。
1、大家打开课本。(出示挂图)
指图:在森林里面,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表现可一点都不一样。(观察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表现呢?
(一只整天练习滚、扑、撕、咬,另一只在晒太阳。)
看看课文里哪里写了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呢?请同学读出来。(指名读)
指导朗读:(指图)这只小狮子练功的动作很干脆的,读的时候也要读得干脆一点。(指名读)这只小狮子整天练功。(板书:练功)“整天”是什么意思?(从早到晚)练什么?(滚、扑、撕、咬)。练好了这些就能捕到食物。
请同学表演一下他是怎演练功的?(指名表演)
所以说他是怎么样的?(非常刻苦)(板书)
谁来读读另一只小狮子的表现?(指名读第二句。)(板书:懒洋洋不干)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得懒洋洋的。(再读)
2、他们的表现给谁看到了?(小树)(出示图2)
小树看见这只小狮子这么懒,就和懒狮子说起话来了。
轻声的读一读小树与懒狮子说的话。(想一想小树应该怎么读,懒狮子又怎么读)
齐读(学生读小树,老师读懒狮子,让学生注意老师是怎样读的)
小树看见懒狮子在晒太阳,是怎么问的?读出问的语气(指名读)
懒狮子有什么反应?(指名回答:懒狮子抬起头,慢吞吞的说……)
大家想一想好像勤狮子那样练功的话会吃什么苦头?(蹭破皮、很累……)
懒狮子不愿意去吃这些苦头,小树听了都有些生气了,又问懒狮子了(指名读,生气地)
看图:懒狮子一点都不在意,还得意的答小树(边做动作边读懒狮子说的话)
他的话对不对呢?不练功会有什么后果呢?(捕捉不到食物,饿死……)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女:小树男:懒狮子)
他这话给谁听到啦?(狮子妈妈)
3、狮子妈妈又是怎样教育这只小狮子的呢?轻声的读一读,把狮子妈妈说的话用“~~”画出来。(出示投影片,对一对看看一不一样)
齐读一遍,数数狮子妈妈说了几句话。(3句)
指名读第一句。读出妈妈教育孩子的语气。
你说当狮子爸爸妈妈老了,不在了的时候,小狮子还有没有的依靠呢?(没有)
只能靠谁?(靠自己)
所以狮子妈妈要小狮子怎么样?(指读第二句)
还教育他什么?(指读第三句)(板书:学会生活本领……)
再读一读狮子妈妈说的话,我们自己也受一受教育。(齐读)
大家想一想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以后会怎么样呢?(四人小组讨论)(懒狮子就让妈妈教他练功,他不怕苦,不怕累,终于也和妈妈一样成为一只勤劳勇猛的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懒狮子就主动请第一只小狮子教自己练习滚、扑、撕、咬的本领,并和他一样从早到晚刻苦练习,最后兄弟两人都有了很高的本领,爸爸妈妈老了后,他们一起成了森林之王……)
三、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请同学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表演故事)
四、总结:
这个故事不只教育这只懒狮子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其实也在教育我们。我们从小也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会哪些本领呢?可以说说学习上的,也可以说生活上的。好像:学会收拾书包。(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希望大家学好这些本领,以后就不用依靠别人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骑三轮车
- 父与子
- 假如
- 醉人春意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善良
- 水的自述
- 可爱的小金鱼
- 春节这几天
- 我想告诉你
- 成长的烦恼
- 危险时刻
- 感动
- 桔园一游
- 一本好书——《鲁宾逊漂流记》
- 论正确适用缓刑制度_刑法论文(1)
-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设计的思考_刑法论文(1)
- 论缓刑适用与人权保障的关系_刑法论文(1)
- 浅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刑法论文(1)
- 对婚内强奸应否定罪的思考_刑法论文(1)
- 消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适用难的几点构想_刑法论文(1)
- 试谈取保候审制度的几个问题_刑法论文(1)
- 对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行为的司法适用辨析_刑法论文(1)
- 自侦案件中证人当庭翻证的成因及解决对策_刑法论文(1)
- 对我国刑事司法中量刑均衡的思考_刑法论文(1)
- 我国引入沉默制度的思考_刑法论文(1)
-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探析与对策_刑法论文(1)
- 浅析刑事相对不起诉的司法适用及其完善_刑法论文(1)
- 试论洗钱罪的特征与认定_刑法论文(1)
- 论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_刑法论文(1)
- 《桥》教学设计4
- 《桥》赏析
- 《桥》教学设计2
-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8
- 《金色的鱼钩》A、B案
- 《桥》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6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3
- 《桥》教学设计1
- 《桥》教学设计8
- 《桥》教学案例
- 《桥》教学设计9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