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2.认识并理解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挺机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词。
3.写两个字,是,朵。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有词语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龙纸
教学过程
1.揭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你能说说这荷花怎么样?(用上荷叶说话)。板书荷叶圆圆。
2.初读全文
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伙伴,听听都有些谁。
听范读。
根据学生发言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小动物。
师:可爱吗?我们一起来招呼招呼他们吧?指名,齐读。
师:自个儿大声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3.读通课文,学习词语
指名试读。每一段2至4人,相机贴出词卡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师:我们能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摇篮停机坪歌台凉台
师:我们来认认黑板上这些词好吗?
小朋友齐声轻声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师:我让这些词回到课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自个儿轻声读。
师: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词语卡片打上问号。
师:小朋友这么多疑问,哪些小朋友们已经弄明白了。
重点理解:透明,停机坪,蹲,摇篮,笑嘻嘻
师把学生已经理解的词拿下,师:还有些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师:信封里是这节课学的词,同桌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你的同桌不会,就教他。
4.写字: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特色:
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一块美玉,阅读时最忌零打碎打,整体感知全文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整体感知也是为仔细分析,品位部分重点词句段,做下铺垫。
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体现在:看图说话,读书质疑,读中解疑。
2.从以读为本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充分,读得有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不是纯理性机械的分析。我常常这样问学生,你能看图说说荷花的样子吗?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吗?会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我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课堂生成没有充分发挥水平。以至学生的质疑只是为了质疑,使这一环节走过场了,没有为课堂提供方向。
在安排学生读时,齐读过多,个别读太少,没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特色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水滴与大海
- “税”的一天
- 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
- 电灯与蜡烛
- 一个漂流瓶的故事
- 愿望节
- 笔盒里的闹事
- 动物狂欢节
- “撞栏比赛”
- 2016年的慈溪,2026年的慈溪
- 我与福娃逛奥运
- 音乐王国奇遇记
- 读书节
- 梦遇蛇岛
- 魔法战队
- 学校文化的学习型属性
- 浅议教育平等
- 谈导入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 国内外外语阅读焦虑研究综述
- 探究式教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 论教育的外部性
- 网络课程中在线讨论话题的设计
- 当前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质量体系管理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借鉴
- 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综述
- 高校信息化应加强理念建设
- 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发展
-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
-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詹天佑》教学浅谈
- 备课和讲课要进行再创造──三上《詹天佑》
-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 《怀念母亲》拓展阅读
- 采用“四解放”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
- 纸船──寄母亲
- 读《怀念母亲》有感
- 《怀念母亲》朗读教学片段
- 《詹天佑》中怎么理解“人”字路线
- 长文短教──我教小学课文《詹天佑》
- 理清思路 美读熏陶──《詹天佑》教学难点突破
- 另辟蹊径,用好教材──有感于《詹天佑》一课的教学
- 《怀念母亲》教学杂谈
- 《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
- 《怀念母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