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借助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准备的美好品质。本文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教师直接揭示课题。
2、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便于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二、读文、识字
1、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请把你愿意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学生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读准字音。(先独立阅读,然后小组成员互读正音)
4、这些生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是怎样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伙伴交流。
5、投影随机出示生字,指名读字,在文中找相应的词、句子。
[将识字、读文融合在一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识能力。]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展示第一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意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2、展示第二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语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两人小组互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
4、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互相释疑,教师加以点拨。)
[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读感受语言,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并且能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对于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展结课
1、谈谈本节课的新收获。
2、说说自己的心愿。
[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月亮
孩子们一起去交游
心愿
珍珍
照顾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认识的14个生字。
2、会写“女、太”等6个生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趣味巩固识字。
1、玩转盘认读生字。
2、出示心形卡片上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开火车的形式,小组比赛。)
3、扩词比赛。(扩词后,要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伙伴理解。如:动作、实物演示等。)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指导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如:我发现女字写好第一笔很关键。)
2、动态观察:看范写(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自赏圈出好字,然后小组赏,最后集体欣赏。)
[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写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
三、进行课堂评价性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鼠国开会
- 小燕子和小猫
- 我上六年级了
- 圣诞节前夜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狼和刺猬的故事
- 鹬蚌相争
- 白马涧一日游
- 蜜蜂的自述
- 春天的畅想
- 女娲补天
- 森林里的遭遇
- 最后的六一
- 亲情
-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 论税收法定原则
-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 “费改税”基本思路
-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傣家井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僧·寺·塔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