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1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
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
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嘿!我真神气
- 贪
- 这件事真叫我生气
- 拜寿
- 我不再听话
- 我爱好养花
- 奶奶学自行车
- 井底之猫
- 当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
- 书——我真想嫁给你
- 考试
- 第一次招待同学
- 刘翔留给我,难忘的一瞬间
- 我当了一回盲人
- 我失去的快乐
- 宜都二中2004-2005学年度工会工作计划
- 2009年医院工作总结
- 在县医院2009年度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 个人学习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 2012年综合管理岗位个人工作计划
- 业务员2012年工作计划
- 村官个人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2012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2012年医院党委工作计划
- 2009年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
- 八年级见习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见习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浅谈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
- 浅析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论文献收藏的地方特色
- 探讨网络游戏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 关于建立三峡库区特色文献资源馆藏的思考
-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 数字图书馆与地方文献数字化
- 地方文献与西部开发
- 浅谈关于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的述评
- 地方石刻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 浅谈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
- 试论《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 浅论高校师资培训模式的创新发展
-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能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