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如果以本世纪40年代杜定友先生为代表人物的广东地方文献工作为起点,那么发展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作为反映地方文献事业发展轨迹的学术论文,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五十多年来地方文献事业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勾勒出地方文献初创发展,事业低谷和兴旺发达不同阶段的发展景象。

我们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图对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与研究事业作一个综合描述。

1 论文基本情况

1.1 发表论文统计

表一:论文发表年代与数量表

年份 数量(篇) 年份 数量(篇) 年份 数量(篇) 年份 数量(篇)

1957 1 1980 7 1986 11 1993 6

1959 2 1981 3 1988 5 1994 15 1962 1 1983 9 1990 16 1996 17

1963 1 1984 13 1991 6 1997 14

论文发表年代与数量比较图

注:横坐标是年代,从1949年-1997年。纵坐标为论文篇数。

1.2 核心刊物统计

表二:

发表论文数 期 刊 名 称

18 图书馆学刊

13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11 山东图书馆季刊

10 福建图书馆学刊

9 黑龙江图书馆、图书馆学通讯

8 河南图书馆学刊

7 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界

1.3 作者分布地域统计

表三:

发表论文篇数 作 者 所 在 地 区

20 广东

14 辽宁、浙江

12 福建

11 北京

10 甘肃、河南、江苏

9 山东

6 黑龙江

5 江西、青海、广西、贵州

4 山西

3 新疆

2 吉林、云南、宁夏、安徽

1 河北、西藏、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湖南

1.4 核心作者统计

表四:

发表论文数 作者人数 作 者

4 4 韩朴、骆伟、杨锐明、李诚

3 2 柯平、程光雄

2 12 略

1 176 略

1.5 引文率统计

表五:

论 文 名 称 引用次数 著 者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18 韩朴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14 沈继武

论地方文献

8 骆伟

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7 马澄宇

县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管理和利用

5 官立中

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

5 杜定友

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基本理论的几点探索

5 韩朴

文献、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学论考

5 雷树德

表六:

著 者 引 用 总 次 数 引 文 率%

韩朴

28 9.76%

骆伟

14 4.88%

杜定友

8 2.79%

马澄宇

8 2.79%

雷树德

6 2.09%

刘子明

6 2.09%

沈继武

6 2.09%

邹华享

6 2.09%

官立中

5 1.74%

柯平

5 1.74%

易雪梅

5 1.74%

表一统计内容:为单篇论文被引用5次以上(含5次)。

表二统计内容:为著者的多篇论文合计被引用5次以上(含5次)。

2 论文内容综述

2.1 地方文献的概念和范因

我国最早对地方文献的概念进行描述的是杜定友先生。他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此后,关于地方文献概念,几乎有一篇文章,就有一个概念。据统计目前约有50余种。北大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和张春红在《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一文中认为,至今在概念本质上已达成共识,即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域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

关于地方文献的范围,基本形成两大看法。

一是广义的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浙江省文化厅依照这种看法签发的《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尽可能收齐有关本地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的文献资料,本地的出版物和本地人的著作。”

二是狭义的地方文献,即依文献资料内容是否记载地方情况为衡量地方文献的基本标准。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和地方文献是两个局部交叉的不同概念,其主要内容与本地方无涉者,一般不应收入。其收集任务应由母馆来承担,地方文献部门没有必要扩大这一范围。需要在地方文献系统中反映地方出版事业水平和地方文化水平时,可以通过地方出版目录和地方人士著述书录的形式予以反映。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的骆伟先生认为,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广泛性和翔实性的特点。

郑州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柯平先生在《论地方文献的特征及其划分》一文中,不同意骆伟先生所提的翔实性和民族性。他认为地区性和资料性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除此以外,还具有非本质特征,即时代性和多样性。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一书则认为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和重复使用性。其余特征还包括:广泛性、连续性和相对客观性。

2.3 地方文献的类型划分

柯平先生在《论地方文献的特征及划分》一文中认为,地方文献的划分一般以著作形式作为主要标准。包括:地方志、家谱、地图、地方史料、年鉴、资料汇编、地方辞书、目录索引、文告、档案、笔记、碑刻、拓片等。次要标准可按地方文献的内容及载体形式划分。

韩朴先生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一书认为,除了以著作形式划分外,文献类型还可以从载体类型、出版方式和信息密度等角度划分。

2.4 地方文献工作的概念

地方文献工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涉及到地方文献生产、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应纳入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其狭义范围则只包括地方文献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就是属于狭义的范围,它是通过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校勘、纂集以及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等工作,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适用的地方社会情报和地方史料。

2.5 地方文献采访

杜定友先生对于地方文献的采访订下了“要在精选,以切实用”的方针,提出“宁滥勿缺”的思想。

地方文献采访工作首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地方文献生产与传布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收集有关文献:,地方文献书目控制除常规的书目信息系统外,还包括采访人员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系统。采访工作的收集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挑选、选辑、采购、征求、复制、交换、接收、寄存、代借等方式。

地方文献采访工作需要两种保障制度: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指的是地方文献呈缴制;二是馆内保障制度,或是建立地方文献专藏,或是编制馆藏地方文献的书目系统。

2.6 地方文献分类方法

目前国内各家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部门对于地方文献的分类方法很不统一。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基本上采用现行的某种分类表。只是在分编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局部的调整。如开封市图书馆的目录体系大致是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作为分类依据。只是在《中图法》类目不足以反映文献的现实面貌时,适当的增添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类目名称。

②对现有的某种分类表进行较大的修改,以适应地方文献分编工作的特殊要求。如广东省馆据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应有特殊的分类法”的说法,在《中小型图书分类表草案》基础上加冠号号、列细类,制定出自己的分类表。甘肃省馆的分类是在刘国钧先生的《中图法》基础上加“西资”字样以示区别。另外.泉州图书馆、潍坊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分类是在书次号上加特殊标记以示区别。

③参照通用的分类表,根据地方文献分类编目工作的特点,编制出地方文献专用的分类表。如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在60年代前期编制的《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

2.7 地方文献的典藏

地方文献典藏问题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否设立专藏库。内蒙古的马晋英先生认为,不需要设立专藏库,只需要增设一套地方文献目录,地方文献就能集中反映出来。黄明先生认为,地方文献工作不一定非要搞特藏、专库,如果过分强调地方文献工作的典藏职能,将会带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都图书馆的韩朴先生则认为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库,将地方文献的补充、整理、典藏,阅览等工作统一起来,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

在地方文献专藏库的典藏方式上,广东中山图书馆的方法是:先将入藏的文献资料按其各种不同形式分别排架,分书籍、杂志、报纸、舆图、碑拓、图片、传单、布告等。碑拓、传单、布告等按历史时期的先后次序排列。报纸、杂志则按入藏的先后顺序排列.不按性质分类,必要时可通过字顺目录来解决。

“地方文献的藏书的保护与管理与普通图书无大区别。但是,由于地方文献载体形式多样而造成多种排架方式集于一库的特殊局面。图书多采用分类排架,以便于直接按类排检,报纸平放排架,期刊竖立排架,照片、拓片、缩微品等特种文献由于受典藏设施和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形式排架的方式。”

2.8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有1986年建立的《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子系统》,有1988年建立的《青海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1996年建立的《北京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北京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

2.9 地方文献工作组织

对于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机构组织与岗位设置也不尽相同。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地方文献工作的中心,应组织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背景和依据是独立的地方文化体系,是否设置专业地方文献工作机构和地方文献专藏,要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

3 结论

3.1 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

从表二中可以得出结论,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是《图书馆学刊》、《黑龙江图书馆》和《图书馆通讯》,出版地分别是辽宁、黑龙江和杭州。

根据表三统计情况,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是广东籍作者,其次为辽宁、北京,甘肃等地。这实际也反映了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在上述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无论从文章的数量及文章的水平来看,都高于其它地区。同时广东、北京、甘肃等地也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较早的地区。结合表四情况,我们统计出的核心作者所在地区与表三也基本相符。但在发表论文少的作者中,水平相对较高者亦不乏其人。

论文作者绝大多数为从事地方文献实际工作的图书馆工作者,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者仅占总数的5%以下。从论文的内容看,基础理论研究较少,多出自大学或研究机构;介绍具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者,占全部论文的70%,而且文章内容大多雷同。

3.2 论文内容反映的问题

地方文献事业发展极不平衡。

由于起步有先后,认识有高低,因而事业发展的水平也极不平衡。这一现象在论文的内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早期发展起来的地方文献机构在业务上日趋专业化,对于地方文献基础概念的认识也逐步趋同。但多数论文的内容仍处在对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操作型问题的尝试与认识阶段。实践结果则是各地地方文献工作五花八门的非规范化局面。

在170余篇文章中,有一些是专门论述地方文献采访、分类、编目、书目索引、参考咨询的工作理论与方法,以及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的,这说明有一些地区的地方文献事业已开展得·十分深入。但这些文章的数量很少,由此也反映出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总体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地方文献研究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文献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即便从1957年算起也有40年以上了。对于一门学科,甚至是一门分支学科来说, 170余篇论文绝不是一个大数目。

建国以来有关地方文献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1957年杜定友先生在南京图书馆举办的省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上的讲稿《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中第一次对地方文献的范围、收集、分类、编目和使用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虽仅万余字,却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方文献工作的较为系统的著作。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目录学资料汇编》所收录。

因而,我们同意王锦贵先生的意见:“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经验描述阶段,只是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及一些实践工作进行了探讨,未能达到科学的深入的理论研究水平,未能形成理论体系”。

但是也应看到,自1994年到1997年的4年间。有关地方文献的论文就发表了70篇,年均17.5篇,大大高于历年的地方文献论文8. 35篇的平均数。这固然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蓬勃发展,从文章的整体水平来看,与此前各期相比,也有了质的变化。如果说1979年于乃义先生提出建立“地方文献学”的时候条件尚不具备, 1988年骆伟先生对“地方文献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的论述。则表现了地方文献研究的渐趋成熟。

1998年5月,在湖南韶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地方文献论文200余篇,全国各公共图书馆和院校图书馆约1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就地方文献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地方文献概念、方法和理论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是对地方文献事业半个多世纪的一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吃石榴
智倒垃圾
游锦江乐园
豆豆系列笑话(五)
运动会
游故宫
国庆见闻
愉快的秋游
钓鱼
课外活动
美丽的老家
豆豆系列笑话(三)
小蜜蜂,怪我吧
豆豆系列笑话(四)
老太太的生日
毕业生个人总结
小学教师个人总结
毕业生个人鉴定总结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
党支部书记某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新教师自我鉴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信息部门工作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幼儿园个人总结
工作自我鉴定
个人自我鉴定总结
教师学期个人小结
森林公安民警个人工作总结
交警个人年度总结
学期个人总结
如何通过发展小企业来扩大就业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产业的理论探讨
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国企出路在于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
国企治理之下级监督与监管机构改革探究
产权改革: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诸多难题的关键
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困境与对策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系统分析
透过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看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论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
职工治理为主是我国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成功的唯一途径
苏轼简介
《古诗两首》近反义词
千古风流苏东坡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平湖秋月
李白诗风
《古诗两首》形近字组词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
断桥残雪
《古诗两首》多音字组词
谈谈李白的几首怀古诗
唐宋古文运动
天门烟浪
诗律浅说
杭州西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