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老公与老婆吵架后的悔过书
亲爱的老婆:
这两天我们都发生了争执,尤其是昨天晚上,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你认为我不够勤快,没有及时发现并干完你认为必须干的家务事。我承认我是不够勤快,至少不像你爸那样擅长干家务,我经常是没有发现问题,或者没有及时干完。同时,我的脾气还是不够好,对于你善意的批评和疾风骤雨的工作方式,很是不习惯,总是不能虚心接受,导致出现争执。而且,你每次在分析我出现这种情况,总是善意的指出,是因为我父母原因,有基因的问题,也有教育的问题,考虑到我父亲去世了,你宽容地让我母亲承担了这个责任。而且你还会及时地向我姐姐通报我的最新情况,发动各方面力量来拯救我。我真的很感激你,没有你的包容和你父母的无私奉献,我们绝对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当然你也会通过重复、强调、对比等各种方式方法,让我记住,就像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经过,认真地思考,我发现我们争执会出现很多严重后果:
一是你父母很伤心。现在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是这个家庭日常管理实际的主人,我们无视长者的存在,肆无忌惮的争吵,是对长者严重的不尊重,是对权威的严重挑衅。他们的身体对不太好,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绝对不能刺激他们。
二是韵儿很害怕。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我们是她学习的榜样。想一想我的经历,之所以性格这么急、脾气这么暴躁,就是因为父母的性格急、脾气暴躁,耳濡目染,就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现在,我们一争执,韵儿就会哭闹,感到很恐慌。我真的不希望韵韵也深受其害。
三是影响家庭稳定和发展。吵架会影响夫妻感情,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女人会衰老的很快,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从而脾气会更差,形成恶性循环。凡是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都是健康的家庭,事业有成的家庭,诸事和谐。而争吵不断的家庭,基本上事业上没戏,身体上欠佳,精神上压抑,子女教育也会失败。总之,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事休。
想到如此严重的后果,我决定痛改前非:
一是加强自身修养。要学会包容,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对老婆的批评,要理解成爱护和关心。虽然,老婆的方法可以更合理,比如说疾风骤雨式可以改成和风细雨式。但是,对于老婆决定采取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坚决拥护和支持。老婆不原意岳父岳母大人干,而这两位大人又总是抢着干,我们就要发扬积极主动,掀起一股抢干家务的热潮。
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一旦老婆要批评了,一定要及时让老婆消气,可以采取避其锋芒、立即整改等办法,总之要忍耐,同时要态度端正。
三是积极进行心理咨询。绝对不可以让老婆大人改变自己特有的性格,极具魅力的个性。所以我必须要适应老婆大人的性格,要爱让老婆大人的性格。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观看抗日体裁的影视作品,通过学习革命先驱的先进事迹,学习顽强的作风和意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破耳兔的一家》读后感
- 给鞠萍姐姐的一封信
- 有趣的端午节
- 我的心愿
- 小乌龟
- 有趣的端午节——包粽子
- 可怕的“i”老师
- 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故事
- 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 粉笔
- 《网络妈妈》观后感
- 第一次溜冰
- 人力不等于人才
- 给鞠萍姐姐的一封信
- 我喜欢吃的水果——香梨
- 学生会部长申请书
- 户口迁移申请书范文
- 职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申请书
- 建造教师家属楼的申请报告
- 个人晋升申请报告
- 工厂员工辞职申请书
- 撤消处分申请书
- 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
- 宿舍申请书
- 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文
- 大学学生会主席团申请书
- 收银员辞职申请书范文
- 中学学生会主席团申请书
-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范文
- 少年先锋队入队申请书范文
- 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
- 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必要性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法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判例制与法律的确定性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三者险之赔偿请求权基础法学理论论文(1)
- 民主•宪政•美德
-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我国的法律移植问题浅探法学理论论文(1)
- 产品营销与中国法律的公众形象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法学理论论文(1)
- 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
- 重读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法学理论论文(1)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
- 没面子的法律法学理论论文(1)
- 保障司法独立:人大监督的应有之义法学理论论文(1)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小案例
- 《鸟的天堂》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窃读记》综合资料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三
- 《窃读记》教学设计二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综合资料
- 《窃读记》教学小案例二
-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 《窃读记》教学小案例一
- 《尊严》教案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