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尊师感恩月系列服务活动

尊师感恩月系列服务活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6

尊师感恩月系列服务活动

铺展历史的画卷,哪一页没有恩师的激情和智慧;遥望文明的星空,哪一处没有恩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这感恩九月,我院团委全面分析尊师活动前期调研数据,总结往年活动得失,除倾力打造十字绣diy、飞镖寄祝福等“12580式”的师生交流活动,还广泛号召我院各年级同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尊师大行动向恩师表达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力求在全院掀起一场尊师重教大风潮。

班级尊师大行动

能否广泛发动各年级同学参与到尊师感恩行动,是衡量本次活动成败的关键指标。经我院团委动员,9月10日,我院各年级同学纷纷通过祝福短信、节日贺卡、花茶薄荷糖等方式向恩师表达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师生间全面真情互动。

新生唐同学在微博写道:本次尊师大行动使得9月10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变得伟大而神圣!老师一直走在教书育人的前线,不问辛劳地为莘莘学子付出青春和汗水,我们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时刻看到老师脸上那灿烂笑容。

新生科任老师陈老师感慨道:爱是教育的源动力,而爱是互动的,同学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带给了老师勇气和动力,让我们更坚定地从事教育事业。

尊师感恩一条街

1、十字绣diy

此活动很好地为师生们搭建一个角色互换的体验平台,同学们细心地手把手教起了老师十字绣制作技巧,心灵手巧的老师们也即兴地与我们一起分享手工心得。借助手中那丝丝银线,同学们为恩师送上色彩斑斓的感恩祝福,也强化了师生彼此间的感情交流。

2、飞镖寄祝福

在飞镖寄祝福环节,同学们用飞镖扎破装有尊师感恩祝福、亚运百科知识的七彩气球,在回答亚运题目同时写下对恩师的祝福,答对问题者有奖,收到祝福者同乐。每一位同学用心书写对恩师绵延不绝的感激之情,每一位老师笑容满面地收获学子的淳朴爱心,也不忘亲自上阵写上深情的期待祝福,现场每一个瞬间都构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反思与不足

活动期间,各年级同学纷纷在我院尊师感恩活动专题博客献言,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尊师感恩,关键在于付诸行动。有些传统需要我们继承,有些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反思,如学生不理解老师苦心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叛逆行为。

我们力求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为更多的莘莘学子提供一个尊师感恩的大平台,为恩师送上小小心意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责任感,走出形式主义的框架,真正达到尊师重教的目的。

但由于时间和场地的制约,老师和同学们在前期调研所表达的服务需求,我们不能一一满足。由于专业实习和司法考试时间冲突,我院毕业班同学对不能更好地向恩师表达节日祝福抱有遗憾。

能否为我院师生搭建一个广泛的真情互动平台,仍将是我院团委尊师工作的努力方向,毕竟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活动形式,而是能否广泛倡导尊师感恩的价值理念。我们也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各年级同学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尊师感恩活动会更上一层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值日
天鹅
小柏杨
采莲----根据《池上》扩写
我的妈妈
我最熟悉的人
美丽的竟秀公园
金色的秋天
第一次自己洗头发
读《猫和老鼠》有感
吃喜酒
这儿真美呀
我的相思鸟
鸡蛋浮起来了
我的好奶奶
本科生入党志愿申请书
2011年入党志愿书范例
言辞诚恳的入党志愿书
电信学校学生入党志愿书
人民教师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1年大学生的入党志愿书
2011最新入党志愿书范文(一)
入党志愿书例文
大三顶岗实习周记最新范文3篇
2011年街道办事处干部入党志愿书
2011年共青团员入党志愿书
给党委的入党志愿书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法及注意问题
2011年在校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高中学生入党志愿书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钢轨现场焊接方案探讨
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模式的数值分析
盾构隧道下穿对土质路基无碴轨道的影响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人民路站换乘方案探讨
高速磁浮车辆垂直动力学仿真与平稳性研究
中国人本位的世界公民主义
北京地铁1号线地面振动响应测试与分析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信息远程传递的应用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哈耶克论法治
重庆轻轨大溪沟车站桥动力性能分析
“宪政制约民主”为什么是假命题
关于轨道交通引导城市轴向发展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跨京山铁路小三线结合梁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
《灰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
《狮子和鹿》 教学设计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掌声》 教学设计一
《可贵的沉默》
《中彩那天》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掌声》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