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2012年少先队学期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学校少先队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现将少先队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少先队基础建设,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一学期来,我校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促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
1、坚持“文明小卫士监督岗”的检查评比制度,每天检查,每周评比,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2、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每周有行为习惯训练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中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强化活动,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教育。
三月份,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开展了卫生习惯知识讲座。三月八日以中小队为单位,开展“妈妈,您好”活动,鼓励队员向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一篇日记。学习安全、奥运小知识。
四月份,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学习了文明礼仪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做十件好事,迎六一活动。教举行了树木挂牌仪式,号召学生爱护花草树木,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
五月份,开展“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活动,发动学生弯腰捡起身边垃圾,绿化从我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组织学生学习地震知识,掌握躲避地震方法。
六月份,开展了 “庆六一”活动;组织开展“给你支一招”的活动,让队员们相互之间讨论、交流复习计划,促进共同提高。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在求实中创新,面临挑战,奋发进取。同时我们也明白少先队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高,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欠缺,学校的卫生和安全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少先队教育活动偏少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查看更多>>
工作总结范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难忘的生日
- NBA投篮比赛
- 好朋友
- 妞妞上学
- 我爱杨梅
- 夏天来了
- 小白兔运南瓜
- 自食其果
-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 迷人的夏天
- 我的最爱
- 春 景
- 牛牛上学
- 用“有的……”造句
- 范文:2005年3月份思想汇报
- 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 什么是入党志愿书
- 业余党校学习汇报
- 格式条款备案申请书
- 范文:人民教师入党申请书
- 04年党员自评
- 范文:共青团员入党自愿书
- 范文: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
- 范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
- 军校学生入党申请书
- 范文:工人入党自愿书
- 范文:2005年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 副班长入团申请书范文
- 论通俗唱法的发展——从我国通俗歌坛现状说起
-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冷思考
- 略论路桥建设的商品化趋势
- 交通事故定义研究
- 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对策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钢琴教学
- 浅谈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
- 电脑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论中学生歌唱中的心理素质
- 浅析武汉铁路局客运设备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 新长铁路边坡稳定与绿化探讨
- 论扬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
- 小金交通十年四举大建创伟业
- 关于铁路主体化机车信号系统中的安全冗余设计
- 高速公路质量监理
- 《笋芽儿》片断赏析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一
- 《找春天》教学设计六
- 《笋芽儿》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五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一
- 《笋芽儿》教学设计一
-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片段
- 《找春天》综合资料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