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2011年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生物课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
(二)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选取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三)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生物课必须重视用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来阐述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和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班级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高二1
6
4、1
6
6、1
6
9、170四个班级,虽然通过班主任,我对个班的现状有了一点了解,但由于生物是从高二开始的起始课程,所以具体情况还不能下定论。
四、教学进度安排
高中阶段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又有别于初中生物的学习。高中生物的学习注重于理解,所以要求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强,本学期的任务是完成第二册的学习,也就是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态系统的学习。同时完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好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返回 教学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降国旗
- 逛超市
- 春天的校园
- 我
- 妈妈,请你听听我的心声
- 未来的学校
- 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 我总结的学习方法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坚信的格言
- 当同学晕倒后……
- 读《七侠五义》有感
- 小记者站就是好
- 我的幸福之家
-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你说
- 安全应急预案
- 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预案
- 中学楼梯进出疏散预案
- 幼儿园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 小学安全演练方案
- 供电所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小学预防雷击措施与应急预案
- 2011年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套
- 2011年度道路运输安全春运应急预案
- 小学防火应急疏散预案
- 旅行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中学学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应急预案
- 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 本案原告是否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1)
- 论地方人大与环保监督(1)
-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 论民事审前制度比较与建构(1)论文
- 行政审判有关业务问题的研究与探讨(1)
- 国内翻译学科面临阵痛与转折
-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 董事会制度的基本法律概念(1)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 土地行政罚款,该如何罚?罚多少?(1)
- 让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 英文商标翻译的策略
- 建设中国式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研究
- 《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设计2
- 《景阳冈》教学设计2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7
- 《猴王出世》综合资料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6
- 《猴王出世》A、B案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5
- 《猴王出世》教学札记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1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1
- 《景阳冈》教学设计4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4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