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和再现一篇科普作品的翻译过程 ,说明一种对奈达的“意义为主,形式为次”理念的错误理解。即有人认为只要把内容翻出来了,形式就可以不管了。笔者认为 ,在翻译内容或意义为先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形式,才能更好地,多维度地再现原作的氛围 ,即“神似”又“形似”地再现原文意和形。

关键词:科普 翻译过程 多维度理解

Abstract:This essay pointsout that for many, Nida’s notion of“meaning first and form second”has been misinterpreted. They believe that aslong as the meaningisconveyed, theform can be ignored. However , the present authorsargues that Nida’s“form second”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at theformof theoriginal can be completely ignored in the translationprocess. On the contrary, only byfollowing closely theformsor patterns of theoriginal whileprioritizing the meaningcan the true auraof theoriginal be recaptured and the meaning be relived. For illustration , a translation of apopular science article ispresented against itsoriginal for the readers’reference.

Key Words:popular science translating process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科普作品是指那些将深奥科学知识、原理或概念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出来的一种文学作品。这种作品的翻译往往使很多翻译工作者望而却步 ,其原因:这些科学知识的原理或概念都很复杂 ,翻译起来颇费周折 ,且读者聊聊无几。即使是原文 ,其读者也很少。本文尝试通过一个翻译实例 ,来说明科普文章的翻译过程。

K.C.Cole 是美国一位着名的科普作家 ,擅长写物理学方面的科普作品。她毕业于美国Barnard College ,是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新闻日》等大报和杂志的自由撰稿人等。另外 ,她还是世界知名科普杂志《发现》的特约撰稿人。下面这篇文章先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女作家”专栏。后来收入作者的作品集《同情的震颤 ———对物理这一生活方式之思考》。后来又被很多美国写作教材引为范文。

对外行人来说 ,科学概念常常让人云里雾里。比如 ,我们谁能说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然而 ,宇宙中起作用的自然规律并不仅仅只属于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或是他们的独立王国。相反 ,这些规律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 ,控制着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包括我们自己 。在原文中 ,作者选择了一个听起来怪诞的 ,专业化很强的物理概念 ———“熵”来解释 ,并且用活生生的例子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因素。

“熵”是一个物理学术语 ,《现代汉语词典》1998 年版 的定义第一条不适合这篇文章 ,而第二条也没有将“熵”的“不可逆转性”点透:“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相对地讲 ,《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的解释比较清楚地说明了熵的实质就是“越来越乱”。请看其定义:“a measure of the lack of order in a system , that includes the idea that the lack of order increases over a period of time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秩序的缺乏 ”。

原文作者的读者意识 sense of audience /readers 极强。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在解释一个很多人几乎闻所未闻的物理学概念 ,而她心目中的读者是一些对科学可能一窍不通的人。后者往往对高深的科学概念敬而远之 ,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作者采用了很多写作手法。现结合解释她的写作手法 ,同时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一些细节的处理和相应的想法。

1 内容为先 ,形式对等 按我们理解突出“意义为主 ,形式为次”的思想 ,并不是只要翻译内容 ,就不必顾及形式了。Nida 还提出:“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 ,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 ,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黄国文也指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黄国文 ,1999 。翻译自然应当先忠实原文 ,内容为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一基础上照顾形式上的对等 ,以再现原作的气氛并以达到 Nida 所说的“翻译对等”包括内容对等和形式对等 。我们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就始终贯穿了“内容对等为主 ,形式对等为次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的思想 ,即先忠实意义 ,然后照顾形式 ,借以模仿原作的氛围和语气。下面是一些翻译中的实例及相关的说明。

2 实例说明

2.1 用原文的修辞手法 ,再现原文的氛围 2.2 用第一人称 ,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第一人称往往对读者或听众具有相当的亲和力 ,而且富于真实感。由于多数自然语言的人称是一致的 ,其修辞功能和心理影响力也是一样的。那么 ,作为译者 ,我们就应该在译入语中体现这一人称 ,不得任意改动 ,否则这种亲和力就会受到损害 ,拉开译者和其译作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达不到作者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时候 ,译入语中第一人称的出现频率还可以比原语高 ,这样还可以弥补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失的东西。根据粗略统计 ,原文中出现my 共 21 次 ,出现 I 共 16 次。译文中出现“我”的频率高达 44 次。

2.3 用自嘲手法 ,使读者能设身处地去体会“熵”的存在和影响

自嘲是幽默中很常用的一种手法 ,所以 ,作者就在各段中用了很多自己的切身经历 ,在幽默之中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寻找自己身边是否也感到了“熵”的存在和力量。那么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就应当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 ,竭力再现这种自嘲的口吻。第一段的 10 多个以“我”为嘲弄对象的排比就是例子。

2.4 用俚语和俗语 ,突出原文的亲和力

在原文中 ,作者使用了很多俚语和俗语 ,如lukewarm mess, to get ourselves together , the catch is等。其作用是显示出一种套近乎的 ,随便的口吻。那么 ,我们的译作也要尽量地表现出这种口吻来。第二段中 After all , what was the point of spe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nding half of Saturday at the Laundromat if the clothes were dirty all over again the following Friday ? 每周六我都要在自动洗衣店洗上整整半天的衣服。如果那些衣服到下周五又脏了 ,那我这又是何苦呢 ? 。这句话给人一个感觉:简直就是懒人无奈的话。其亲和感、自嘲的幽默跃然纸上。所以 ,我们在翻译处理时就用了“我这又是何苦呢 ?”试比较“那我为什么还要每周六到自动洗衣店洗上整整半天的衣服呢 ?”显而易见 ,后面一种译法较生硬 ,且难体现作者的幽默和自嘲口吻。

2.5 译入语同样用含“消极”语素的词语

作者还使用了很多像: futility没用 , uselessness无用 , loss 失败 , depressing 压抑的 , 忧郁的 这类率直的、不中听的 ,但却带有强烈的震撼感的情感词。通过这些词 ,作者力图使读者从多维度亲身体会和意识到“熵”的存在。尽管熵是一个科学术语 ,但作者想使我们理解熵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且具有使我们能在情感上进行反应的影响。原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我们应使用这些词的汉语对应词 ,如:unnerving 使人身心交瘁的 ,lost and buffeted 被冲来撞去的 ,stressed 很紧张的 ,lost 迷失方向 等等 ,将其所含的那种消极的语素再现出来。

2.6 用同一汉字的重复再现原作的氛围

原文始终围绕着 entropy 这个话题展开 ,所以不可避免地就要使用重复类的修辞手法。作者也是通过这种同义词的重复烘托出这种气氛。那么 ,在翻译过程中 ,无论在传达原文的内容、意图或形式上 ,我们都应尽量达到“对等”。采用的方法是某些词的高频率重复。如“了”字和“乱”字的重复。

2)高频率地使用“乱”字 ,突出熵的实质。 3 小 结

“内容为先 ,形式对等”的翻译理念对于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和运用这种理念可以更有利于达到翻译的真实目的 ,真正地做到“神似”和“形似”,多维度地再现原文的“形”与“神”。

4 参考文献

1 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 Watson , O. E. Longman Contemporary English Dictionary.London: Longman ,1976

3 Catford,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 Nida ,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1 Leiden: E. J. Brill , 1964

5 Nida , E. A. &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Leiden: E.J. Brill , 1969

6 de Waar , Jan & Eugene A. Nida1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8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请不要破坏生物链
外公赶时髦作文
中学生学习办法
中学生如何学习
藏羚魂
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鲁迅作品综述
中学生学习方法谈作文
中学生阅读学习障碍综述
鲁迅作品综述
敬畏生命
一角钱的互助
防止沙尘暴
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螳螂捕蝉之后
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
外来人员管理制度
员工福利管理制度
电厂财务控制制度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电厂财务内部牵制制度
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度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学生奖励制度
水利工程监理制度
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范本
与人见面怎样打招呼为好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西安访古迎宾入城仪式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成功交谈十忌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剪彩的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如何修炼成高薪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初次见面如何缩短距离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软件开发工程师成功的职业转换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OFFICE小姐的电话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见面问候四大礼仪样板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席间应注意哪些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具有中专学历的高薪职业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女士用餐礼仪八个“不”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菲律宾人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韩国人的一些社交礼仪及禁忌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探究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重点字词的意思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草船借箭》重难点分析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草船借箭》整体阅读感知
《将相和》重点字词梳理
《将相和》考点练兵 基础篇
《草船借箭》重点字词梳理
《草船借箭》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之二
《草船借箭》随堂练习 巩固篇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景阳冈》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