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2010-2011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解决书中的生字词语。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1.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3.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日常应用文。
6.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7.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本册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内容:
本册特点是新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文化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当代意识。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30篇课文)、课外十首古诗、名著导读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板块组成,而且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单元主题。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轨迹为主题,且出自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曰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推荐阅读〗查看更多>>
教学工作计划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戏100分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跳大绳
- 美丽的云
- 妈妈的爱
- 订杂志
- 我的小白兔
- 上网
- 我的妈妈
- 植树节
- 我的老师
- 钓鱼
- 斑点狗
- 可爱的小狗
- 汽车司机工作职责
- XXX区政府计算机办公网络设计方案
- 党支部议事规程
- 岩土公司2003年经营责任承包管理办法
-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会议制度
- 关于党政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的暂行办法
- 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保密制度
- 关于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指导意见
- 安全月活动计划
- 客户服务部工作实施方案
- 支委会送学上门制度
- 林业公安派出所与毗邻派出所(队)协作制度
- 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 新准则下几种特殊业务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1)
- 中考作文复习
- 浅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1)
-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要采用强制轮换制度(1)
-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几点思考(1)
-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任意性思想
- 从“像作文”和“不像作文”说起
- 上语言公开课的感受与体会
-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
- 高等数学真得可怕吗?
- 执行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1)
-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探析(1)
- 普通语言向图形语言再向向量语言的转化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小白兔和小灰兔》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 《小伙伴》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 《小伙伴》第一课时
- 《小白兔和小灰兔》片断赏析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