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西河镇教育办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西河镇教育办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相结合的办法和途径,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和市教育局有关教育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并根据本镇实际,在全镇师生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我镇教育工作法制化进程。
二、组织领导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法制教育作为本学年我镇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
2、各学校要成立“法制教育小组”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教导处、团委、班主任及政治教师具体负责,制定好计划,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协作。
3、聘请派出所的指导员,定期到下属各校组织辅导和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一学期不少于二次。
4、通过培训,建立一支知法、懂法的法制教育骨干队伍。
三、教育内容
1、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1)、 开学初,各校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文件、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正确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建成一支法制教育骨干队伍。提高保护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识。
(2)、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素质。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实施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要坚持组织班主任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法规政策,端正教育思想,以师德为核心,以爱事业,爱学生为出发点,以培养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为目标,真正把教育工作当作体现自己生命价值、人生理想的神圣事业。
(3)、发挥思品课,政治课教师的作用。
让学生学习《宪法》、《刑法》及生活中有关法律法规,丰富学生的法制知识,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1)、 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小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和防范的能力,有效地抑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和行为,防止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 结合学生犯罪案例,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作为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必要内容,重点加强对“边缘生”的教育。
四、教育形式
1、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
(1) 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以自学、听讲座、集体讨论、写体会等形式开展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宣传。
(2) 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政治课、法制辅导课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行为礼仪教育。
2、教师讲解和宣传活动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同时开展多种活动:散发资料、观看法制教育影片,法律案例分、黑板报、橱窗展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1) 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来校开设讲座,进行法制教育。
(2) 学校定期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检查,同时与镇政府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协条工作。
4、 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普法实施过程中增强针对性。
(1)突出重点内容。师生所受教育内容有所侧重。教师通过学习应规范自身的言行,热爱本职工作,因此侧重于《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一头则关键要提高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因此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重。
(2)突出对象。
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特殊学生进行强化教育。要求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落实了每个特殊学生的分管教师,定期交流、教育。
五、主要活动:
(1)8月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内容。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网络少年》观后感
- 伟大的母爱
- 徐稚救树
- 尊严无价
- 男儿当自强
- 《自然之道》读后感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最好的礼物
- 我的两次骗人
- 走近体操
- 看《满汉全席》所想……
- 观《浅蓝深蓝》有感
- 读《智慧故事》一书有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
-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 2010-2011年六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 2012年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 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工作计划
-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
- 高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初三年级工作计划
- 中学七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 2012年第二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 2011年教师成长计划
- 大二班级班委会工作计划
- 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班级全体班委工作计划
- 教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个人工作反思与工作计划
- 如何看待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
- 浅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解读契诃夫《苦恼》
- 江湜诗歌的“诗史”价值
- 新诗:从旧体诗脱胎而来
- 现代文学研究科学方法的反思
- 试论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 如何高效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
- 网络文学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
- 从百度文库风波谈“避风港原则”
- 浅谈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 略谈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与影响
-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 新诗:行进中的寻找和失落
- 续写《凡卡》
- 续写《凡卡》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凡卡》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我读《凡卡》
- 《凡卡》教学反思
- 续写《凡卡》
- 《凡卡》教学杂谈
- 续写《凡卡》
- 续写《凡卡》
- 续写《凡卡》
- 乐、能、创──《凡卡》一文第三课时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美好的回忆──《凡卡》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