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6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上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中各年级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都位于市所有参考学校首位,单科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二名,初二数学、初三英语、物理、政治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一名。高

一、高二市统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三项总排名均为市第6名(含市属三校),两个年级的总排名为市第5,单科合格、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

6、前

8、前6名,高一英语、化学,高二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6名。校内统考科目成绩喜人。

但有个别科目成绩不理想,在市或镇的排名靠后,个别老师的教学成绩与同级同科最好的相比,差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完善、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3、初

一、初二各科的统测,初一

1、2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初一3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四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

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线人数要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优生成才率要达到前八名。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科组、级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高考、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主动权。 

(1)高三级:尽可能把三轮复习的进度安排好,争取每次模拟考取得好的成绩。 

(2)高二级:语文、数学、英语应至少超前二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政治科要略有提前,物、化、历、生五科会考科目必须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

X科中的物、化力争把高三的内容讲完,政治历史争取把高三的部分内容讲完。 

(3)高一级:地理科争取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其他各科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应适当超前,为会考及市统考作好充分准备。 

(4)初中部:初

一、初二争取提前二周结束新课,初三力争在第6周前结束新课,为升中考复习提供足够时间。 

3、抓好时间协调。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和学科特点,把白天和晚上的自习课分到各科,以协调各科的教学工作。

各科任教师要视当天教学内容和自习安排情况,合理调整好作业量,并教育学生利用好自习时间。 

4、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好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

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5、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6、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7、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举办一次学生作业展览和三次(第

6、

1

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8、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除必须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之外,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

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9、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 掌握操作方法、编好练习题、参加青优课评选。

在形容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将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运用情况。

10、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

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

1、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

2、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

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举行1~2次学科竞赛,继续开展上学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激发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

3、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五、行事历 周次日 期 工作内容

1、2月3日~10日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

2、11日~17日制定各类计划

3、18日~24日学生作业展览;教师计算机培训

4、25日~3月3日高考综合科全市统一测试

5、3月4日~10日学风建设经验交流

6、11日~17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

7、18日~24日教学常规检查

8、25日~31日全市高考模拟考,教研工作检查

9、4月1日~7日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

10、8日~14日目标分层教学青优课评选

1

1、15日~21日教研工作阶段性总结

1

2、22日~28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一模

1

3、29日~5月5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1

4、6日~12日高考工作视导

1

5、13日~19日市高考工作视导优秀论文评选

1

6、20日~26日教学常规检查

1

7、27日~6月2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二模

1

8、3日~9日市高考工作视导,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

1

9、10日~16日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17日~23日期末复习、初三升中考

2

1、24日~30日期末复习、高

一、高二毕业会考

2

2、7月1日~7日高考、高

一、高二市统考,初

一、初二镇统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全家福
我喜欢的老师
美丽的果园
美丽的街心公园
我的烦脑
纸的由来
水给人们的一封信
合作
三只银铃
在困难面前
大连的夏天
老师您辛苦了
天空的孩子最顽皮
环境变好了
我想发明的测量仪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初三微机课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三)
团支部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计划
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年工作打算
娜姑中学2004——05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
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浅析语言学中排斥形式并不是有效的研究方法
关于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论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
从文化角度简析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
论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的语境认知透析
浅析汉语教学:透视“汉语热”背后的文化传播
高校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之浅析
论析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
关于典籍翻译与汉语文化传播
论析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信息的传递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颜色词英汉互译技巧分析
浅析和谐的语文环境:城市的文化品位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
飞来吧,台湾的鸽子
台湾六奇
阿里山和姊妹潭
《日月潭》教学反思
阿里山的云雾
浓浓情 细细品 真正活──《日月潭》教学构想
《日月潭》教学杂谈
日月潭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课堂实录及点评
《日月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