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新生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1996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台湾学者向我提问:中国学校向中国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为何还要进行实验?为何还要立项为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这一提问,令人尴尬,使人反思!
文化反思的力量
1993年,此项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北京市的三个区县选择不到百所学校进行实验。当时,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对于中华文化及其传统了解和认同吗?对于何谓中华美德?如何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先在一小部分学校进行教育实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能有希望进入教育“体内循环”,变成政府的教育行为吗?当代人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偏见,是弘扬中华文化,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最大思想瓶颈。
然而,这是个历史的过错。只有对这种历史过错有了痛心疾首、客观清醒地反思,才能摆脱百余年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卑与弱势的“文化心理”。才能走出“打倒孔家店”,“破除四旧”,“评法批儒 ”,“黄色文明”等等“文革思维”的文化迷宫。有了这种文化反思,有了文化观念的转变,中国人才能找回“文化自我”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人面前挺直自己民族的“文化脊梁”,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建设中国的新文明。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文化成熟的一种思想解放的历程。为此,我们始终把帮助学校校长、老师转变文化观念,解放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13年来,通过组织召开国内外关于“中华伦理与公民道德”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以落实此项任务。至少取得了以下共识:
1、传统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空间的局限性,又有超时空的无限性。它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更新内容,在不断向现实靠拢、并为现实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传统有落后于时代的成分,但它不等于落后;传统有其凝滞性,但它不等于保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但它不等于封建。
2、传统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是,必须建立精华多于糟粕的文化观,必须抛弃多年来形成的糟粕多于精华的文化偏见。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然而,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如果在实践中只有批判,少有继承,甚至不继承,那么,手段就会变成了目的。这种本末颠倒的文化思维,只会有文化的破坏,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
对于传统文化,批判不能取代继承,革命不能替代建设。没有建设的革命,只能损伤文化的元气,导致文化衰败与危机。只有以建设为本,才能使文化得以生存、复兴与繁荣。
3、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
亚洲“四小龙”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推翻了1xx年前马科斯 ● 韦伯鼓吹的“阻力论”。
当中国人历经百年苦苦求索社会发展道路与模式,终于选择了“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令人欣喜,一位教师的认识提升了,在他所管的班级中华美德教育就展开了。一位校长的文化观念转变了,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热气腾腾,效果显著。一位教育局长的文化思维解放了,他所管的县市整个教育界的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能千方百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校。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认定了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对中华文化有了真情实感,就能够将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变成政府行为,推向整个县市,成为化民成俗,共享文化阳光的全民行动。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七大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它使世人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希望。然而, 扎扎实实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思想的解放,仍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东西南北中
- 望洞庭
- 狐狸借尾巴
- 对生命的感想
- 八一广场的夜景
- 我们的校园
- 游“天幕城”
- 玩具战士——弹珠警察
- 荷塘美景
- 抚州傍晚乘凉那里去
- 美容草
- 爷爷,我不是三岁小孩
- 暑假电视机太忙了
- 水果拼盘
- 撕心裂肺的哭声
- 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
- 简单的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
- 教师阅览室管理制度
- 小学音乐室管理制度
- 校计算机上机指导教师职责
- 小学教师办公室电脑管理制度
- 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
- 小学音乐室管理使用制度
- 小学公物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
- 中学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 教师计算机室管理制度
- 鼓号室管理制度
- 教师办公室电脑使用与管理的规定
- 美术室管理制度
- 音像资料使用规则
- 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界观_国际法论文(1)
- 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_国际法论文(1)
- 论银行处理信用证单据的法律规则及案例_国际法论文(1)
- 美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研究_国际法论文(1)
- WTO与国际法_国际法论文(1)
- 外商投资企业收购、重组法律实务国际法论文(1)
- 论 冲 突 规 范国际法论文(1)
- 商标平行进口之再辨析国际法论文(1)
-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探讨_国际法论文(1)
- 现代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初探_国际法论文(1)
- 中国人权研究
- 国际税收抵免与国际税收饶让_国际法论文(1)
- WTO与律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国际法论文(1)
-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_国际法论文(1)
- WTO法对传统国际法的创造性发展_国际法论文(1)
- 《草原》教学设计2
- 《草原》教学设计4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二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之一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
- 《草原》教学设计1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之二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一
- 《祖父的园子》
- 《草原》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