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常考教育名言与体现的教育思想精选

常考教育名言与体现的教育思想精选

上传者:zdfb
|
翻新时间:2022-11-21

常考教育名言与体现的教育思想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自我报告”、终身学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心学习)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谦虚笃实)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意志)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行统一)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示范性)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于律己)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终身学习)

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强调遗传)

1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谅他人)

1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

1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教育重要性)

16、“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

17、“学而优则仕 ”(教育目的)

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因材施教)

19、“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身体力行)

20、“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的词源)

2、“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人格)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想社会)

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政治思想)

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敢于质疑)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道互补)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荀子

1、“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性恶论)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则止。”(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外铄论)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循序渐进)

5、“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终身学习)

6、“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重要性)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我反省)

8、“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

墨子

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素丝说)

2、“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非攻)

3、“志不强者智不达。”(道德意志)

4、“言不信者,行不果。” (言行一致)

5、“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量力性教学原则)

许慎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最早对教育作解释)

董仲舒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大文教政策之一、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2、“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遗传决定论、内发论)

朱熹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读书法)

2、“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

3、“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神话起源说)

孔颖达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我国最早的课程)

王充

1、“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

2、“迢难孔子,何伤于义”。(问难、距师)

3、“施用累能”(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

王阳明(王守仁)

1、“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最早提出“知行合一”)

2、“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唯心主义)

3、“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良知)

《学记》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社会作用)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育的个人作用)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豫时孙摩)

5、“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长善救失)

6、“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7、“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

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道尊严、教师中心)

9、“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关键期)

10、“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

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思孟学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学过程的理论)

蔡元培

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

4、“造就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教育目的:完全人格)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倡导者)

黄炎培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

晏阳初

1、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2、“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所谓“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陶行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2.“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点)

3.“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宽容对待创新)

6、“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7、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陈鹤琴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4、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活教育)

孙敬修

“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

叶圣陶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使之光
第一次战胜恐惧
书,你是我的朋友
国度战争1
给诸葛亮的一封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啊!原来还可这样解题
如梦的四季
My Favorite Season(我喜欢的季节)
神奇的沙漠之旅
粽子
惊心+动魄=一场夹珠子比赛
走近消防
母亲
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集
检察院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
小学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图书室物质募集倡议书
四优共产党员承诺书
小学生文明上网倡议书
后勤副校长工作承诺书
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
师德建设倡议书
爱心捐款倡议书
读书写作兴趣小组活动倡议书
县公安局党委公开承诺书
民宗局履职尽责承诺书
食堂文明就餐倡议书
如何建立企业财务内控体系(1)
对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1)
国际融资(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为题及解决方案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选择财务管理体制的分析(1)
e时代医疗卫生财务管理(1)
信托受益权的应用研究(1)
大亚湾核电站预算管理案例分析(1)
财务管理的新思路(1)
刍议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完善(1)
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1)(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框架分析(1)
论单位成本弹性预算制度建设(1)
出资者的财务控制(1)
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质量的分析(1)
《詹天佑》
《长城》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狼牙山五壮士》4
《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
《匆匆》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晏子使楚》
《太阳》一课的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
《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