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记者入党申请书

记者入党申请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6

记者入党申请书

尊敬的党组织: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请批准!!!

我是一个比较自由散漫的人,不愿加入任何组织,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被汶川大地震震惊,这几天在灾区,我看到了一幕幕感人动人的事情,各级党组织、党员先锋队、突击队、敢死队员、党指挥下的指战员……太多太多,不能一一多说,汇成一句话,在汶川、在北川,在青川、在平武,是党员、是党组织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汇成了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我被感动、被感召,心灵深处发出呼唤,我要入党,要加入这个伟大的组织。我愿意:为党服务,为党献出终生,请党考验我吧!如果条件不具备,我还继续争取!”吕晓东在申请书上写道:“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干部一面旗”,在灾区,特别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抗灾困难最大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总是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抗震救灾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强互助,关心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灾区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并积极宣传党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动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困难。

在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广大党员和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临危不惧,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地震中倒下的是房屋,高高树起的是党的旗帜和党员的形象。一幕幕的震撼,一次次的感动,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追求。现在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的灾后重建,我愿以全部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笔和镜头,把‘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动,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鼓舞和激励他们为建设魅力信阳而奋斗。

匆匆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言不尽意,但出自真诚。我等待着组织上的考察与考验,无论结果如何,本人都会不辱使命,以中共党员的标准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尽力竭力,光荣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李博在申请书上写道:“在这次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我作为随军记者来到抗震救灾一线采访报道,在这里我看到军队和灾区广大党员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广大党员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承担最危险、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抗震救灾中践行先进性要求,为党旗增光添彩,谱写了一曲党和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灾害的篇章。所有这些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和感动。在这次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中,我也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冲往重灾区、冲往一线,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笔真实记录下一个个感人事迹和精彩画面,在第一时间让家乡人民了解了灾区抗震救灾的情况。

在这里我郑重向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请党组织接纳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如果此次没有被批准,这说明我离党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我仍将更加努力工作,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此致

敬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会放手
谁出事了?
疾呼暴风雨
让我做一只雄鹰
不要被呵护
摔跤后的宣言
请你放下双手
爱我,别把我搂太紧
新“少年中国说”
多一些空间,少一些关注
白色翅膀
机遇与创造交响曲
跌倒了,自己站起来
写给儿子
找到自己的位置
科研、教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基础科学部教学助理岗位职责
基础科学部教学管理工作细则
教师奖惩制度
财务管理规定
学生评教制度
基础科学部教学事认定和管理办法
医院实行组织谈话制度的规定
乡镇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县地税局招商工作服务承诺制度
乡镇教委关于考勤工作的规定
企业职代会工作制度
电力建管公司工程项目临时用工管理暂行办法
教学督导制度
基础科学部教学组织与管理职责
节水技术-植物营养与病害防治技术
园林树木生长期应如何灌水
冬枣树灌溉
小管出流灌溉技术
灌溉施肥
地畦灌溉技术
几种抗旱耕作方法
波涌灌技术
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的施用方法
夏季如何降低水泵能耗
灌区高效用水
渠道沉陷、滑坡及裂缝的修复
防堵滴灌技术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司马光》片段
《司马光》教后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司马光》教学一得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实录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2)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2)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