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5
早教新知Q&A
王鞔 19楼幼儿园论坛名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先后担任过多加师范学院的儿童心理学教师
Q1:3岁的女儿告诉我前几日幼儿园老师送给她一份生日礼物,但当我问起具体是什么,她说是老师和她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作为父母,该如何和孩子解释,和老师之间的这种秘密也需要告诉爸爸妈妈?因为我觉得虽然老师肯定是善意的,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识别这种秘密是好是坏的能力。
A:既然你可以确认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那么在安全的情况下应该尊重孩子保守秘密,这是她的权利。而你担心的是孩子不具备识别秘密的好坏能力,这取决于她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即家庭。人对好坏的识别能力来自于他的感受能力,例如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想哭,但父母却教育孩子不要哭,哭是不好的,孩子就会否认自己想哭的感受,并且屏蔽它,久而久之类似的事情多了,孩子就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自然会缺乏对自我的辨别能力。因此,一个孩子能否辨别好坏取决于他的家庭是否民主平等,是否足够尊重孩子的感受,爸爸妈妈是否值得信任等。父母越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越信任和尊重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自信和自爱的根源。另外,很多幼儿受侵害案件多数是发生在校园里,主要原因是“孩子不敢反抗权威”所导致的,并非没有分辨能力。
Q2:我家孩子两岁不到就很会看大人脸色,这正常吗?老公脾气不好,孩子一有错就会训斥一下他,所以现在孩子一做错事就赶紧扭头看看爸爸的脸色。甚至有时候看见我脸色不好,也会问:“妈妈你是不是生气了?”其实我总觉得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对?
A: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萌芽状态,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可以明显的区分“你”和“我”了,当他发现“我”的时候,他会很努力的去证明自己的存在和独立,这就是成长,也是“叛逆期”的到来,这些行为的本意并非真正的叛逆,孩子只是想努力证明自己而已。若过度指责孩子,制止他的行为和想法,教育他要听话等等,待孩子成人后就很容易出现低价值感,如遇到事情有想法时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无法受到他人尊重等等,这就是自卑的来源。对于孩子的调皮,只要他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环境,其他一切都尽量允许他去做,让他思考,这更能帮助他成长。
Q3:我家孩子特别内向,平时幼儿园有表演时,他即使想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参加,最后也会退缩。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变的勇敢些呢?我之前有试过给他报了兴趣班,本想锻炼一下他的胆子,现在他说不喜欢,不想上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A: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胆小,应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外界来锻炼胆大,其实这样做反而会物极必反。首先,内向或者外向,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气质中的一部分;再者,内向并没有什么不好,是家长不能接纳他原本的性格,所以在家长眼中,内向变成了缺点,于是孩子就要被纠正,这其实很不公平。换一个角度想,还有很多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太外向了,希望孩子内向一点,又想着各种方法让孩子学会“内向”。这些“纠正行为”让孩子就会被迫成为父母想要的孩子,而不是真正的自己。此外,上台表演节目别说孩子,很多成人同样会感到紧张、退缩。因此,在要求孩子之前,父母应当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自己也无法完美地达成,又何必要求孩子比自己还强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学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个安全可信赖的成长环境,可以100%接纳他,深度认同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洋娃娃的梦
- 无题
- 冬天是什么
- 调料师傅
- 我的妈妈
- 游玩的趣事
- 温暖的摇篮
- 0的联想
- 我参观了金沙博物馆
- 叠被子
- 小星星
- 班上的“小博士”多了
- 五块钱的考验
- 春雨
- 争吵以后的觉醒
- 税收流失问题
-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
- 浅谈弗洛伊德“过失说”的心理背景探析
- 论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 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思考
- 论生态伦理本体的反思与重构
- 浅谈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 试论政教分离方针及其意义
- 关于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
- 我国现行产业税收政策的修改建议
- 浅析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处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 浅析企业税的收理财
-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第一课教学设计之一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四
- 《火烧云》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二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五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四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五
- 《火烧云》第二课教学设计之二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