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前人栽树,后人未必好乘凉
摘 要:虽然学校、家长和老师都在积极地做好衔接工 作,但从整体上看,衔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缺少沟通,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出现偏差,只重视物质方面的准备,缺少心理的沟通。
关键词:小幼衔接;幼儿;亲子活动
一、现象
早晨我在教室领读,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这个点儿不用看我也知道是阳阳的妈妈打电话来了,让我到校门口去接阳阳。这样的场景我早已见怪不怪了,开学一个多星期了,我们班的阳阳还是哭着不肯上学,每次都要我去校门口接他。用阳阳妈妈的话就是“每天送他来上学就像打了一场仗一样” 。
二、现象的起源
1.他山之石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庭成员紧张的关系会让学生形成焦虑的情绪。在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家庭气氛比较容易紧张,这样使得孩子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
(2)学生对小学和小学教师有错误的提前认识。孩子在上小学前,家长就对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认知,导致孩子畏惧上小学。例如,家长告诉孩子上了小学就只能学习不能玩了,每天有很多作业要做没有时间玩,小学老师很凶,等等。
(3)学生对交新朋友未做好心理准备。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一开始会和同班的幼儿园同学最先成为好朋友,如果班级里没有以前的幼儿园同学,有些孩子则宁可独自一人玩耍也不去寻找新的玩伴,这样他就会对上学失去兴趣。
(4)个别学生的交往能力较差。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可能是在学校受人欺负了,或者在学校没朋友,自信心低落。
(5)在学前的过度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害怕孩子上了小学跟不上,或者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上小学前利用暑假时间给孩子补课,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产生一些影响。
(6)学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小学的学习生活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例如,小学活动时间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太多等。
2.反思
不仅幼儿园要重视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做好小幼衔接,小学低年级也应重视和幼儿园的衔接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小幼衔接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衔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只重视“智”的衔接,忽视其他方面的衔接,呈现出衔接的“片面性”,从而导致很多幼儿到小学后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家长对小幼衔接的认识出现偏差,只重视物质方面的准备,缺少心理的沟通等。
四、小幼衔接从亲子活动做起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有教师参与的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小幼衔接。
1.校内亲子活动
今年我们年级举办了一次亲子趣味运动会。
一是亲子大比拼:“套圈接力跑”和“背来背去”。由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以班级为单位,先完成的队伍为胜。我班因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来迟了,正好给了我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机会,那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自己的妈妈来了没有,可直到活动开始还没等到,看着孩子脸上失落的表情,我突然想不如先由我来代替他的妈妈吧,我询问了一下孩子的意见,他非常高兴。从这件事后,这个孩子每次看到我都会飞快地跑过来拉拉我的手或者兴奋地说上几句,我们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二是集体竞赛:拔河比赛。比赛分两组:各班老师和学生一组,家长一组,分组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比赛。最引人注目的是家长们的拔河比赛。比赛的输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们在“较劲”的比赛中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操场上分不清谁输谁赢,大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校园的操场已成了快乐的海洋。
最后在《兔子舞》音乐声中,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在操场分别围成了几个圈跳起了欢快的兔子舞。
2.校外亲子活动
由此可见,不仅幼儿园需要开展亲子活动,小学低年级也同样需要开展亲子活动,这是小幼衔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光的颜色
- 坐火车
- 放飞
- "拿碗"
- 爬山
- 学习兴趣
- 我爱妈妈
- 我的教室
- 我爱家乡的白鹭洲
- 日记二则
- 我的金鱼风筝
- 垃圾的来源与处理
- 日记一则
- 伤心的一天
- 成长
- 有关公路设计问题探究
- 用设计治愈伤病
- 兴隆县板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有关水利水电施工总布置方案的思考
- 有关加强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与措施
- 有关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
-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 于家堡站地下站房节能设计研究
- 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 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探讨
- 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有关建筑工程中防水问题的浅析
- 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阐述
- 有效控制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措施的探讨
- 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 以荷花为“市花”的城市
- 《杜甫诗三首》课标解读
- 《杜甫诗三首》语法修辞
- 《杜甫诗三首》课文背景知识
- 《石壕吏》赏析
- 《三峡》课文背景知识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 《三峡》参考译文
- 《杜甫诗三首》参考译文
- 话说《石壕吏》中的诗人
-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评价
- 《杜甫诗三首》教法指引
- 《莲文化的魅力》课例分析
- 《三峡》课文写作特色
-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