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创新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4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创新

【摘要】园林是陶冶人的情操、放松人的紧张情绪的最好场所,而在园林设计中完美地应用创新意识则可以使园林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境界得到极大的升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一般是源于传统园林设计基础之上的,这样更能体现出园林的使用价值。本文阐述了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而忽视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这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

二十世纪初,中国公共园林开始正式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园林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历程篇章。如今园林的功能价值是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社会形象功能、生态效益功能与文化载体功能等。

(一)社会形象功能

现代园林除了起到美化城市、供人游玩的作用之外,还是一个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标

志。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有一个长两百米、宽一百二十米的大型园林广场,整个园林集喷泉、舞台、雕塑、休息绿地与会场于一体,景观壮丽、气势雄浑,将长安镇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去过长安镇的朋友,首先就会想起长安镇的园林。可见现代园林所起到的社会形象功能确实很大。

(二)生态效益功能

现代园林被称为是城市的肺脏,因为它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风害。尤其是在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园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三)文化载体功能

现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观赏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园林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不同文化在园林中的不断渗透,现代园林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和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装文化一样,成为都市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一)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 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 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19 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二)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河流的盈涸……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 以令“好景常在”。

生态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算作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倒不在其技术本身,而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如“系统观”(生态系统)、“平衡观”(生态平衡)等的引入。这种引入,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以及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涉及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已日益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所注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园林建设与以往不同,它更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充分体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创新意识,在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突出一定的传统特色,把现代精神文化与传统艺术特色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仙人掌
缩头乌龟
游西塘
玩橡皮泥
拔草比赛
《血迹》读后感
今天我当家
阳光总在风雨后
难忘的中秋节
这就是我
可爱的“小黄豆”
《爱心树》读后感
昨夜下了一场雨
我进了一趟“地府”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
什么样的公共利益才是合法的?——三论私权优先原则
电气制图与AutoCAD融合式教学的探讨
10kV真空断路器常见故障的原因运行分析
汽车电器维修的常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地轨式自移电气列车的研制与应用
初探建筑电气工程管理
物探方法在漯驻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试验
试论铁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
政治判断如何可能?——简述汉纳·鄂兰晚年作品的关怀
浅谈建筑工程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谈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
试论网络政治学
关于尽快制定适应长大货物车过桥活载新标准的建议
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超导腔恒温器静态热负荷分析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五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