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4
毛泽东市场营销思想初探
一、要做生意还要会做生意根据笔者的研究,在毛泽东的著作和谈话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营销或市场营销的提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毛泽东不重视市场营销。 中国人所谓的 “做生意”可以看作是市场营销最为基础和质朴的表述。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做生意”。认为生意必须要做,只有这样,“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 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 ”
他多次要求各级干部要学会做生意。包括国内的生意和国外的生意。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并且强调在做生意的工作中,要学习、借鉴先进的理论和做法,他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
二、较早的提出了市场营销角度的市场观市场是市场营销的前提和基础。 市场营销角度的市场概念与经济、管理角度的市场不一样。经济角度的市场侧重于交换关系的总和 (买主和卖主的集合),管理角度的市场侧重于有效率的活动,市场营销角度的市场概念则强调市场是对某种商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所有现实和潜在顾客,即是: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当市场营销明确了自己的市场观时,市场营销才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这样的市场观是在二战以后, 也就是在完成营销观念取代推销观念的所谓“营销革命”之后才深入人心的。 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 1948 年还把市场定义为 “市场是一些买主和卖主发生作用的场所(地点)或地区。 ”到了 1960 年,才把市场定义为“市场是指一种商品或劳务的所有潜在购买者的需求总和。”
毛泽东在 20世纪 30 年代论及当时红色根据地的贸易和商品流通问题时提出了这样的判断 “因为广大群众的需要,我们自己即有广泛的市场。 ”
需要产生市场,需要决定市场这一判断以及毛泽东后来多次提及的工业要以农业为市场的观点无疑就是我们所谓的“买方构成市场”的营销学意义上的市场观。
三、生产满足需要,也创造需要应该来说,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需要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思想。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手工业和某些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首先要满足根据地军民的需要,同时也“为着出口”。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 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 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
在这里,毛泽东用通俗的语言, 说明了一个市场营销中最基本的道理,即产品必须适合市场需要。合作工厂做的衣服由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使消费者不满意, 社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了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地下工厂”的出现。
毛泽东不仅深刻的认识到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需要,更为难得的是,他提出了“生产创造需要”的思想。 1959 年底 1960 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以人们对文具和电视机的需要产生为例说明了需要是不断被创造的结论。 他说:“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需要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也不断创造新的需要。”
现代营销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单一的适应满足需要到创造创新需要,而创造需要比适应需要更重要,企业要有意识的激发消费者未知的和潜在的需要, 以新产品领导消费大众,也即是从响应营销(跟随营销)到创造营销。 毛泽东能在 20 世纪中叶提出创造需要的思想,仅此一点,可谓营销大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草,我不喜欢你
- 捉迷藏
- 帽子
- 学校外面的路
- 下象棋
- 观赏鳖
- 停电真难受
- 第一次升国旗
- 妈妈变了
- 一件伤心事
- 贴鼻子
- 潜艇大战
- 扫墓
- 下棋
- 赶蛇
- 2007年关工委工作总结
- 语文教育实习总结
- 教育实习规则
- 小学关工委工作总结
-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 常州市教育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 毕业班教学总结
- 市局法制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 洛江区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
- 英语教育实习总结
- 中学2006年秋季学校工作总结
- 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 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 PowerBuilder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 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
-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构与发展
- 研究劳动合同若干问题(1)论文
- 多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浅析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1)论文
- 建筑电气施工问题的对策分析
- 酒杯上的碟
- 德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及有关争议案件的处理(1)论文
- 中国仅有劳动合同法是不够的(1)论文
- 基于Intranet的储粮测控与粮情分析推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对电气施工质量监管探究
- 《詹天佑》教学谈
- 情感在这里交融──有感于《詹天佑》的课堂情感教学
- 《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 将情境进行到底──《詹天佑》一课的反思
- 《詹天佑》中怎么理解“人”字路线
-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
- 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我教小学课文《詹天佑》
- 《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詹天佑》导读设问
- 让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詹天佑》教学反思
- 工程师小助手、导游小姐的诱惑──《詹天佑》教学后记
- 教学《詹天佑》一得
- 从《詹天佑》教学案例看学习方式